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诗情画意 人教版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诗情画意 人教版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15 09: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诗情画意>??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六、教学流程? 同学们,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今天很开心与大家一同来学习。
一、视频导入新课:? 1、在上课之前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等会请你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
师:你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生:鸟。。。。
师:从视频中你能想到哪句你熟悉的诗句?
生: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杜甫)诗的主体是鸟。
师:我们根据画能想到诗句,在回忆诗句的时候脑子里也有相应的画面。就如王维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与画的结合“诗情画意” (板书课题:诗情画意)
(出示ppt)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画作上提上相应的诗,或是根据诗来创作作品,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诗画一体艺术形式。
二、新授环节:
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把相对应的诗句与相应的画连上。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师:哪位同学来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这么连?
生:(从诗句的意义来理解诗句)(在学生回答时,可以指出作品中的主体物,是人。)主体物可以略大,位置可以较中以下。
师:为什么这幅不是?(静夜思)
生:有主体物但没有相应的背景,配上相应的背景才能更好的表现诗句的意境。
(出示ppt梅)师:同学们这么聪明,再来看看这首诗他与哪幅作品相连呢?
师:这幅作品主体物是梅,是写物的诗。主体物可以略大,位置可以较中间偏左。
师:在绘画作品时。我们要注意:写人或是写物的古诗,主体突出,配相应背景。
(板书:主体物突出,相应的背景。)
2、师:(出示例图)这幅作品对应的那首诗句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有荷花有蜻蜓。(在学生说明理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近景和远景。)
师:写景的古诗,先确定近景具体刻画可以在画面中央,远景稍微简洁明了。这样也能更好地突出主体。(板书:近景具体,远景简明。)
师:(出示例图和诗句)这幅作品着重表现诗句中的哪一句呢?
生: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着重表现诗中一句来表达适中的整体意境。
叙事的古诗,可以选取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景进行刻画。
为了更好的体现诗画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作品快完成时我们可以把相对应的诗句也在画上,来方便读者理解。
3、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在这些诗中或是你的所学过的适中,有你喜欢的诗句吗?你将如何表现?(播放音乐)
师:请1~2名同学说一说想法。学生说完。
师:同学们都有很好的想法,那么请把我们的想法画下来。在创作时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2、3、可在重复一下)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在创作中发现同首诗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并挑选出来。
三、作品展示
师:请1~2名学生展示作品。说一说自己创作的哪首诗?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想法。
拿出同首诗不同的表达形式的作品。
师:同学们看一看他们都画得那首诗?他们画的画面一样吗?
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首诗,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想法也会不同,就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根据班级的文明公约或是学校的制度来创作相应的配画。

板书:
诗情画意
主题突出,相应背景。
近景具体,远景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