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5 人造地球卫星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5 人造地球卫星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15 17: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造地球卫星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更多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地球卫星运动规律和原理的兴趣。模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推力思维能力,体会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原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调查出各国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
2.能按照一定标准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分类。
3.能有根据地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用途。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难点是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卫星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反映了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造卫星的话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多种功能的卫星
老师:今天我们来聊聊人造卫星的话题。我相信大家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我们分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并按照你们自己的标准给他们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的资料以及分类结果。
◆活动2: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老师:人类真了不起!能把这么多的卫星送上太空!那么这些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学生猜测。
老师:我们用一个实验模拟一下。
介绍实验的做法并提出问题:乒乓球模拟什么?当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时,握线的手有什么感觉?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自己作圆周运动吗?
学生交流以上问题
老师: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讨论: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的长度、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交流。
★拓展:地球同步卫星
设计一个实验来解释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原理。
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 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
(1)导航卫星
(2)气象卫星
(3)静止通信卫星
(4)欧洲红外天文卫星
(5)日本地球资源卫星
(6)美国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2.人造卫星的飞行原理:
地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