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3 浩瀚的宇宙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3 浩瀚的宇宙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15 17: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浩瀚的宇宙”、“探索宇宙”、“人造地球卫星”和“在太空中生活”构成六年级下册地球和宇宙单元。其中,“浩瀚的宇宙”是后面几课的基础,要求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关系,后面三课则分别从人类探索宇宙的角度,具体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本节课围绕着银河系和宇宙展开,按照“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顺序,引导学生归纳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宇宙的浩瀚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围绕银河系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银河系和宇宙的各种特征。
3.能对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说明理由。
4.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资料,并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三、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和学习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等基本知识,而且对神秘的太空和宇宙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和憧憬,所以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的搜集和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学习本节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重难点
认识宇宙的浩瀚。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一周时间给学生布置搜集资料的任务。具体要求:搜集有关银河系和宇宙方面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均可;并且,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可以摘抄,可以概括,可以对有关数据制作表格,可以画图等等。
教师准备:
1、教师课前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调查了解。
2、教师搜集有关银河系和宇宙的资料(图书、图片、音像、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1、认识银河系
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游戏的规则是:根据我不断的提示,看谁先猜出谜语。
地球有一个大家庭,是什么?(太阳系)
师:对,这个知识我们以前学过,地球属于太阳系(板书:太阳系、地球),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的成员,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太阳系还有哪些成员组成?一起来回忆一下。
生:以太阳为中心。师:包括围绕太阳运行的八颗行星,一起说。
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生边说师边板书:太阳、水、金、火、木、土、天王、海王)师: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太阳系。
2)新授:
师: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许多许多的星星。
生2:我还看到了一条像雾一样的白光。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你们知道这条像雾一样有很多的星星组成的白光是什么吗?
生1:应该是星云吧。
生2:应该是银河吧。
师:看来有的同学看到过这样的光带。没错,这条光带就是银河。我们在夏季的夜晚,会看到一条淡淡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银河。而银河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那银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教师:关于银河系,我们课前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小组进行整理,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分小组整理资料。
学生交流。
学生1: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在夏天的夜晚我看到过银河横跨天空,特别壮观,就像一条带子一样。学生2:老师,我们查到的资料上说,银河系在宇宙中看,是一个漩涡状的星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这里还有图片给大家看。学生展示图片。
生3:银河系像一个大铁饼,又像两个草帽扣在一起。
学生:为什么银河系在地球上看上去是条光带,而在宇宙中看像旋转的大铁饼、像织布的梭子呢?
生1:我认为我们站在地球上看银河系只能看到一部分,而银河系有时有许多星星组成的,所以看上去是一条发光的带子。
生2:因为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生3:因为银河系里的每个星系的运转速度不同,所以它的形状常常在变化。
师:哦,你是说它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着,你的想法非常独特。
生4:我认为,在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是因为我们的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成员,位于银河系中,银河系中还有很多的星星。当我们抬头看银河系的时候,因为置身其中,所以看到的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就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光带,而当我们在宇宙中,位于银河系的上方或者是下面的时候,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而当我们站到它的侧面看的时候,它就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了。
教师:你介绍的真详细,原来当我们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时,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以后在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认识。
2)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河系的形状,那么银河系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银河系有多大呢?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生1:银河系有大约500亿颗恒星、2000亿颗行星组成。
生2:生1:我从我的资料上了解到,银河系主要是由银盘和银心组成的。
生3:我从网上知道了银河系90%是恒星和星系,10%是由光圈等物质组成的。
生4:银河系是由1000多个星团组成的。
生5:银河系是由约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它还包括星云、星团、行星等物质。
……
生1:银河系的直径大约10万光年。生2:银河系的银心厚约1万光年。
生3:太阳系距银心约3.3万光年。生4:它的质量约是太阳的1400亿倍。
资料:500亿,我们来想象一下500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现在全世界大约有65亿人口,如果把一颗恒星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银河系恒星的数量将是全世界人口数量的近8倍,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
认识光年:科学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我们可以做个计算来理解这10万亿千米到底有多长?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周长约4万千米,那么10万亿千米能绕地球多少圈儿呢?是2.5亿圈;一光年的距离需要神州6号宇宙飞船飞行4万多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1光年的距离有多长!
认识银河系的大小: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也就是说光沿银河系直径要走10万年,光穿过银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2000年。刚才我们作过计算,1光年的距离要绕地球2.5亿圈,2000光年,就是绕地球5000亿圈,那么10万光年就是绕地球25万亿圈。如果我们从地球上以光速飞行的话,到银河系的中心还需要约2.8万年呢。多么遥远的距离啊!
你觉得银河系怎么样?
生1:银河系好庞大!生2:我认为银河系大得无法想象!生3:我觉得银河系是特别的大!
生4:我觉得银河系大,宇宙就更大了!
师:多么遥远的距离,多么庞大的银河系啊!这么大的银河系简直让我们太震撼了!我这里有一段录像,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认识宇宙
1)认识宇宙的组成
教师:银河系之庞大已经令我们震撼,但相对于宇宙来讲,这么庞大的银河系还只是宇宙中极普通的一个成员,那么宇宙是什么?宇宙中除了银河系还有哪些成员呢?
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宇宙中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银河系那样的星系,
学生:宇宙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的总星系。
2)认识宇宙的大小
(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想象无限空间,无限时间的宇宙)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想象了银河系有多大,而宇宙中却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个银河系那样的星系,宇宙有多大呢?
学生:我们能看到的星系也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沧海一粟,宇宙是无限的。
学生: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是没有形状的。
教师:为什么?
学生:宇宙无限大,我们到不了宇宙的外边,那就根本看不到它的形状。
学生:要想看到一个物体的形状,必须站在这个物体的外面来看,可是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所以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宇宙的形状。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了解一下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3)认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银河系和宇宙的知识,那么,你能不能来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呢?或者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星系,而银河系也只是浩瀚宇宙的沧海一粟。
学生2: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的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一个普通的星系,而银河系中有上千亿颗恒星和行星,太阳系只是一个普通的成员,而我们生存的地球只是太阳系家庭中的一员,所以地球相对于宇宙来讲,简直是太渺小了。
学生3: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浩瀚的宇宙包括着银河系、银河系包括着太阳系,而太阳系包括着地球,而我们的地球是构成浩瀚宇宙的一分子。许许多多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和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构成了浩瀚的宇宙。
3、拓展:
教师:关于宇宙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1:宇宙的起源?学生2: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
教师: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学生3: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
学生4:我认为宇宙中应该还有生命,因为我看过一些关于UFO方面的资料,上面谈到有的地方曾经出现过一些外星人的痕迹,只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得到确切的证据资料。我想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肯定会发现外星人的存在的。
学生5:我认为在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我们还没有发现外星人的存在。人类的生存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水、阳光、空气。所以说如果要想有生命生存,必须要有像地球这样的条件,可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其它任何一个星球上具备了跟地球一样的生存条件,所以我认为宇宙中没有其他生命存在。
教师:其他同学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6:我想知道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学生7:我想知道宇宙将来会怎么样?
……
教师:我们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不仅了解到了更多的有关宇宙的知识,而且大家对宇宙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智慧生命这个问题兴趣最大,课堂上,大家也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意见不一。到底谁说得对呢?这个问题,还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寻找更多的事实依据。

学习
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银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能正确地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学习
重难点
能正确地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使用
说明
1、自学教材和查找有关资料,独立成自主学习,与组员合作完成探究性问题,并总结学后体会。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自主学习问题
学法指导
一、我所知道的银河系:
1.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____________ 。2.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________________。3.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_______________。4.从侧面看,银河系就像一只________________ 。
5.银河系由大约_______亿颗 恒星,_______亿颗 行星组成。我们所看到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6.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_______万光年,厚约_______光年。如果以光速飞行,从地球到银河系的中心大约需要_______万年。
二、我所知道的宇宙:
天文学家把所有的_______以及其中的_______叫做_______。
我们能看到的星系只是宇宙中_______,宇宙中存在着_______,上百亿银河系那样的星系。
自读教材,联系实际解决自主学习问题
?
自主学习总结:
?学到了什么?
自已不能解决的问题?
探究性问题
学法指导
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实验或查找资料来寻找答案。
说课材料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按照“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银河系和宇宙的组成、大小,认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宇宙的浩瀚有初步的认识。活动1“银河系和宇宙”是从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解银河系和宇宙的组成、大小和形状;科学在线也为此提供了有关银河系和宇宙方面的知识。活动2“给宇宙飞船命名”,旨在培养学生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一种关注人类科学探索事业的精神和态度。但是我们通过总体分析教材认为,宇宙飞船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工具,和本课的联系不是很大,可以把它放在《探索宇宙》一课中进行。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把活动2的内容放到后面课中。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银河系的形状、组成和大小。
二、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教学总体上分三大部分,
1、认识银河系(形状、组成、大小)
2、认识宇宙(组成和大小)
3、拓展:进一步认识浩瀚的宇宙。
第一部分:认识银河系
教学开始先出示图片,关于地球、太阳、太阳系以及银河系,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初步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认知情况,从而激发兴趣,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从而认识银河系的形状、组成和大小。
认识银河系的形状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想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银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是不同的形状难度比较大,尤其是理解为什么从地球上看上去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教师准备了银河系的模型以及关于银河系形状的音像资料和图书资料(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的是离我们很远的银河系和宇宙,利用音像资料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银河系和宇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者学生认识银河系的形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在实际教学中,估计学生会对“为什么在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亮带?”理解比较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想象力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先要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猜测,然后可以观看有关银河系形状的录像资料,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想象;学生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通过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想象到银河系的形状,并且能够说出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
接下来是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汇报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师生进一步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估计学生会对“光年”、“银河系中成员的数量”、“以及描述银河系组成和大小的数据”产生疑问和理解困难,教师重点举例讲解,最后播放有关银河系组成和大小的录像。按照这个教学思路,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有关银河系组成和大小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银河系的大小,如何体会银河系的组成数量繁多是一个难点。所以,我在教学中借助举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银河系中恒星和行星的数量之多,(500亿——2000亿颗恒星,500亿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现在全世界大约有65亿人口,如果把一颗恒星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银河系恒星的数量将是全世界人口数量的近8倍,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
看来银河系的家庭成员的数量那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啊。)借助于绕地球的圈数来帮助学生理解1光年、2000光年及10万光年的距离(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由此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1光年约10万亿千米,能绕地球2.5亿圈。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也就是说光沿银河系直径要走10万年,光穿过银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2000年。1光年的距离要绕地球2.5亿圈,2000光年,就是绕地球5000亿圈,那么10万光年就是绕地球25万亿圈。如果我们从地球上以光速飞行的话,到银河系的中心还需要约2.8万年呢。多么遥远的距离啊!)
整个第一部分的设计目的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地球、太阳、太阳系过渡到银河系,一方面,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认识宇宙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宇宙:
在学生认识了银河系的基础上,再来进一步认识宇宙。师:银河系之庞大已经令我们震撼,但相对于宇宙来讲,这么庞大的银河系还只是宇宙中极普通的一个成员,那么宇宙中除了银河系还有哪些成员呢?过渡到对宇宙的认识。
(分别认识宇宙的组成及其大小)
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在有了一定的资料作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宇宙有多大?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无边无际”、“浩瀚无边”,也可以谈谈自己对宇宙浩瀚的解释,然后播放录像,加深体会。
在对银河系和宇宙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从地球往宇宙说,也可以从宇宙往地球说,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大的系统,构成这个大系统的基本单位就是像地球和太阳一样的星体,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
第二部分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认识了银河系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比银河系大很多的宇宙,而且是浩瀚的宇宙,在此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银河系和宇宙的各种特征,通过教学,利用各种手段(例如:用绕地球的圈数做比较来想象1光年、2000光年以及10万光年距离的遥远;还有通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中星系繁多和宇宙的无边无际来想象和体会宇宙的浩瀚;借助于音像资料等等)让学生体会和想象宇宙的浩瀚,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资料的交流和展示,培养学生把资料进行内化后的表达能力;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及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第三部分:拓展
通过一节课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对银河系和宇宙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发散的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
教师提出:关于宇宙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估计学生会提出:宇宙的起源?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宇宙将来会怎么样?等等很多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分歧,挑起争论,引出更多的新问题,激励大家继续研究。将课堂上的研究延伸到课下。
三、课后反思
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我认为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比较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了教学中的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设计,教学中合理的利用了大量的图片、文字、图书、音像资料的辅助,来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事物,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用系统的思维去分析和认识事物。略感遗憾的是:虽然课前教师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信息的搜集整理,可是符合教学需要的资料还不是很理想,如果有了更理想的资料支持,会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