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案
【学习目标】
1.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3.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难点: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 、 等一批新式学校。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 ,在上海创办 。
(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 。
(4)1901年,清政府废除 。
(5) 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步发展起来。
2.报刊:
(1)1872年在 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天津的《 》、上海的《 》和延安的《 》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3)上海的《 》、 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 》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3.出版机构:
(1) 年在 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 、 、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 ,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二、文学艺术的发展
1.文学:
(1)鲁迅的《 》,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的《 》,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2)郭沫若的《 》、 的《子夜》、曹禺的《 》、 的《家》、 的《骆驼祥子》。
2.艺术:
(1)绘画: 擅绘花草鸟虫, 创作了《田横五百士》《 》等宏篇巨作。
(2)音乐:聂耳的《 》《毕业歌》, 的《黄河大合唱》等。
(3)电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 》。
一、1.(1)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2)北洋学堂 南洋公学(3)京师大学堂 (4)八股文 (5)1905 科举考试
2. (1)上海 (2)大公报 新闻报 解放日报 (3)东方杂志 陈独秀 生活
3.(1)1897 上海 商务印书馆(2)中华书局 开明书店 新华书店
二、1.(1)狂人日记 阿Q正传 (2)女神、矛盾 雷雨、巴金 老舍
2. (1)齐白石 徐悲鸿 愚公移山 (2)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3)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2.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里规定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从表中看,当时清政府最重视的一门课程是什么?设置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办学原则、课程体制和课程内容?
【当堂达标】
1.2016年4月12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正式确认,如图中所示的工具书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这反映了( )
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④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读题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年 北京大学 北平
A.外来侵略 B.政权更迭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3.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4.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画家,他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为抗战筹款,显示了他的爱国热忱。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各,傲骨嶙峋。具有独创性和时代感。他是( )
A.齐白石 B.徐悲鸿 C.张大千 D.鲁迅
5.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的大合唱是( )
A.《黄河大合唱》?B.《松花江上》 C.《义勇军进行曲》?D.《大刀进行曲》
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所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
A.抗日救亡 B.实业救国 C.探索西学 D.和平建国
7.《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3621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毕业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0 年,年满15 岁的上海少年康劭昀随父远赴美利坚合众国,康劭昀在美利坚合众国从摘棉工、开餐馆到后来开矿,历尽艰辛,最后创立了大康公司。大康公司艰苦经营,业绩斐然,康劭昀一家生活富裕。但是,令康劭昀魂牵梦绕的还是他的家乡——美丽的上海。在美利坚生活了65 年的康劭昀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创业。他在离开家乡65 年后终于历经艰辛回到了上海。一下码头,上海的一切令他感到那样的陌生,一切都变了,变得那样的时髦和潮流,有的居然和美利坚一样现代,康劭昀激动地给儿子写信说,如今的上海太摩登了,城市发展、市民服饰和市民文化生活……
——根据上海人物故事的相关历史整理改编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展开合理想象,帮康劭昀续写他看到的上海城市的发展、市民的服饰变化以及市民文化生活的发展概况,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理由。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 19 六七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甲午中日战争
2.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3.(1)洋务运动
(2)辛亥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3)张謇
(4)落后 轻工业部门 重工业 上海 武汉
二、1. 火车 轮船 汽车 飞机 新式马路
2.(1)辛亥革命 剪发辫 易服饰 劝禁缠足
(2)剪辫令
(3)开放 崇洋逐新 西餐 洋烟 洋布 旗袍 中山装 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
【合作探究】
1. 科举制是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是隋朝隋炀帝时期创立的,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把荐官制发展到考官制,这无疑是一大社会进步,并为以后历朝沿用。近代以来,随着新思想和西学的兴起,逐渐出现了新式学堂和新的教育教学内容。新式学堂中近代化内容的不断加强,使科举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传统教育模式的严重弊端阻碍社会发展。1905年,清政府适应形势发展,废除了科举制,是历史的进步。
2.最重视讲经读经。培养目标是做官和升学;它与封建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性,但与现代教育相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当堂达标】
1.A 2.A 3.C 4.B 5.A 6.A 7.C
8.没有想到,黄浦江上轮船非常的多,载着游人或者货物来往穿梭。我刚下码头就看到几个报童飞奔着叫卖报纸,于是我买了一份《申报》,想了解如今上海的情形。从报纸上我看到民国政府,原来清政府早已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政府,如今中国也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了。报纸上还报道了上海的日本棉纱厂工人罢工的事情,我才知道原来上海已经出现了许多的企业。走上街头,看到黄包车与汽车络绎不绝,年轻的女士穿着一种叫旗袍的美丽裙子,男士们穿西装打领带,和美利坚一样现代!家乡的朋友前来接我,跟我握手问候,邀请我去吃西餐,我们在餐厅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一段时光.然后他开小汽车送我回到旅馆,我正在旅馆给你写信,现在的上海太摩登了,你一定要回来看看。
理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其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女士着旗袍,男士着西装成为民国特色的社会风貌。19世纪末,轮船、汽车传入中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的电灯、电话出现在上海;吃西餐、行握手礼等生活方式和礼仪被国人所接受。《申报》创刊于1872年,1949年停刊,是近代中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报纸。故1925年康劭昀先生很有可能买到《申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