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范围:经纬网和地图、地球运动、大气环境和世界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查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图1)及地形剖面图(图2),读图回答1~2题。
某地地貌景观图(图1) 地形剖面图(图2)
1. 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A. 风化作用 B. 地壳运动 C. 流水侵蚀 D. 流水搬运
2. 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 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 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 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图3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5题。
3.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西北 B.东南 C.正北 D.正南
4.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
A.甲、乙 B.乙、甲
C.甲、丙 D.乙、丁
5.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为( )
A.60米 B.50米 C.40米 D.30米
图4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的陆地,据图回答6~7题。
6.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7.若PQ之间的劣弧为夜,下列关于此时的正确的项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全球两天范围相等
C.长沙处于夜半球且昼长夜短 D.此时M地的太阳高度角小于Q地
读图5,完成8~10题。
8.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 20°S~23°26′S
9.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
是( )
A、长沙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至日昼变长
10.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
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l1月23日6时 D.12月11日18时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6),某日城市①(48°W,16°S)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40分钟。据此回答11~13题。
11.该日城市①与②(0°,78°W)日出时间相差( )
A.2小时 B.2小时20分钟
C.1小时 D.3小时40分钟
12.居住在城市①的某人,该日上午8:00出发,坐4小时
飞机到达城市②,将停留几天。此人这一天经历的白昼时
间应为 ( )
A.14小时20分钟 B.12小时 C.12小时40分钟 D.11小时40分钟
13.该季节,图中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出现大雾天气,其主要原因应是 ( )
A.沿岸有寒流经过 B.此时为冬季,地面气温较低
C.沿岸有沙漠,沙尘较多 D.此时多降水,空气中水汽充足
图7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15.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大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16.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17.图8是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
温及降水量,关于该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B.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适宜发展橡胶种植
图9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该图完成18—19题。
18.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
19.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乙地日照弱,不宜发展林业
C.甲、乙两地种植业均不发达 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图10是“北半球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21.该经线可能是( )
A.30°E B.120°E C.100°W D.60°W
22.关于图中曲线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假设图11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海风入侵时污染物输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当图示盛行风在一年中最为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汕头市,阳光可以直射井底 B.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C.宁夏平原到河套平原的黄河河段,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D.长江口正处于一年中盐度最低的时刻
24.当海风在一天中处于最强盛的时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逆辐射最强 B.一年中气温最低
C.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北美洲五大湖区旭日东升
25.读“我国某地区土壤中空气月平均分布图”(图12),
该地区最可能是( )
A.广州 B.石家庄
C.长沙 D.哈尔滨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小题,50分)
26.读“某区域等温线图”,图中等值线数值a>b,甲、丙两地的距离不大于3330km,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乙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1分)
(2)简要说明乙河流量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4分)
(3)简要说明甲地在我国国庆节至元旦期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4分)
27.读“52°S附近某地区的地理事物等值线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2)简析该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3分)
(3)根据图中资料比较A、B两点气温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3分)
2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5年10月1日12时30分(当地区时),“和平之旅”使者歌德堡号仿古木帆船于图1中A港启航,经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于2006年8月29日10时30分(抵达地区时)抵达图2中B港。
(1)哥德堡号从A港至B港,共航行了 天 小时。(2分)
(2)位于C港西南方向且距离最近的世界著名海峡名称是 。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3分)
(3)指出图13中甲阴影区与图14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9.图15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MN表示晨线,与30°E经线所成的角为15°,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等值线表示D河流域等降水量线分布,简要说明
D河流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2分)
(2)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走最近航线到欧洲鹿特丹港,
分析此航程中油轮可以节省燃料的海域及其原因。(4分)
(3)E为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然而它的建设却破坏了D河流域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系列灾难。试分析其不利影响。(4分)
30、读相关材料及图16。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继禽流感病毒后发现的又一种新型传染病,目前尚无完全确认的特效药可以治疗。2009年4月,这一病毒的感染病例首先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现。该病毒非常活跃,在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青壮年是易感染人群。各国甲型流感疫情统计(截止时间2009年5月20日15:30)
国家和地区
确认
死亡人数
疑似病例
墨西哥
3734例
74人
3954例
美国
5469例
6人
加拿大
520例
1人
日本
232例
尚无
西班牙
100例
尚无
23例
英国
82例
尚无
3例
巴拿马
59例
尚无
41例
法国
16例
尚无
18例
德国
12例
尚无
哥伦比亚
10例
尚无
180例
哥斯达黎加
9例
1人
128例
……
中国
内地4例,香港3例,台湾1例
尚无
材料二:甲国A、B两城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损失惨重的地震。据研究,AB一带20年内极有可能有大地震。乙国D火山是世界最活跃的火山之一,2005年5月23日再次强烈喷发。
(1)读材料一,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归纳分析当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分)
(2)读材料二,简要说明图16中A、D两地区多火山、地震原因的异同。(3分)
(3)简述图16中E河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2分)
(4)甲国农业发达,地区生产专门化程度高,形成了几个主要农业带。图7中C附近是水果和灌溉农业带,请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4分)
长郡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答卷
计分:
一、选择题(25×2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二、综合题
26、(9分)(1) ;(2)
;
(3)
;
27、(9分)(1) 。
(2) 。
(3) 。
28、(9分)(1) 、 ;(2) 、
。
(3) 。
29、(10分)(1) 。
(2) 。
(3) 、
。
30、(13分)(1)
;
(2)
。
(3) ;
(4)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D
A
B
C
C
A
D
B
A
A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B
B
C
C
A
B
C
B
A
C
二、综合题
26.(1)地中海气候(1分)
(2)特点:乙河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汛期,径流季节变化较大。(2分)
原因: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多。(2分)
(3)国庆节至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长;(2分)12月22日至元旦期间,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2分)
27.(1)西侧降水较多,东侧降水较少。(1分)
原因:该地终年受西风带影响,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
(2)分布规律:中间气温低,四周气温高。(1分)
原因:受地势影响,中间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四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2分)
(3)A点气温低于B点。(1分)
原因:两点纬度相当,海拔相同,但B点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故气温相对较高。(2分)
28.(1)331 15 (2分)
(2)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1分)
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2分)
(3)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1分)乙区以种植业为主。(1分)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1分)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季),适宜谷物生长。(1分)
29.(1)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影响(1分);地形(高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多)(1分)。
(2)可以节省燃料的海域:阿拉伯海(1分)、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和北海(1分);在阿拉伯海此时吹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运动,油轮可顺风顺流而行(1分);在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北海受盛行西风影响,油轮顺风而行(1分)。
(3)阿斯旺(1分) ①绿洲失去肥源,土壤盐碱化; ②河口三角洲向内陆收缩,建筑跌落;
③由于缺少来自陆地的盐份和有机物(养分),渔获量下降; ④活水变湖泊,血吸虫病流行;
⑤海水入侵,地下水位变坏。(开放性试题,任答3点得3分,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得分 )
30.(1)美国、墨西哥感染人群最多,因为两国是该病毒的源发地,同时人员往来多。(1分)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感染人群较多,它们与该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多,人员流动大。(1分)中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因曾经与SARS和禽流感斗争而防范意识强。(1分)非洲国家因洲际人口流动小而感染少。(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两地都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1分)A附近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1分)D附近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1分)
(3)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流量大,水流平稳,船运便利。(2分)(4)该地区位于美国西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有河流(科罗拉多河)提供灌溉水源;美国工业发达、科技先进,为农业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该地区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交通发达,农业产品冷藏、保鲜技术先进。(4分)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