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5 12: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质量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A
C
B
C
D
C
AC
AB
BD
BCD
1.【答案】B
【详解】A、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不是看物体的大小故A错误
B、研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站台所用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可以看作质点故C错误D、裁判员给跳水运动员打分时,要看运动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2. 【答案】C
【详解】A、时刻表示时间点,时间表示时间长度,所以A错误
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所以B错误;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所以C正确;
D、1分钟能分成无数个时刻,所以D错误;
3.【答案】A
【详解】解A、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以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加速度变大,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故B错误
C、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变化,故D错误.
4 .【答案】C
【详解】设一半时间为t.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30t,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60t
全程平均速度v=(30t+60t)/2t=45km/h
【答案】B
【详解】第10 s内的位移等于前10 s内的位移与前9 s的位移之差,故可得解得a=2.0.
【答案】C
【详解】由,得汽车初速度,加速度大小6,将刹车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得到刹车距离x=75m,故C正确。
【答案】D
【详解】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和它的几何中心是同一位置,选项A错误;书本对课桌的压力大小等于书本的重力,因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书本对课桌的压力就是书本的重力,选项B错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作用,选项C错误;书本对课桌的压力是书本形变产生的,选项D正确;故选D.
【答案】C
【详解】A、在前1s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1s内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B、前2S内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4,故B,D错误。C、在第一秒内,物体的位移为,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AC
【详解】A、甲球受重力和水平面弹力,故A正确,B、乙球受重力和水平面弹力,故B错误,C、丙球受的重力和球売弹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还受右边小球的弹力,故C项正确。
丁球受重力和竖直方向绳子的弹力,故D顶错误。
【答案】AB
【详解】A、由图,t=0时刻B在原点,A在正方向上距原点处,后来两物体都向正方向运动所以t=0时A在B的前面.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等,说明B在t2时刻追上A.因为时刻以后A处于静止状态,时刻B必定跑在A的前面,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D由斜率看出,0-t时间内,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到时间内,A静止,所以时刻后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故CD错误.所以AB选项是正确的
11.【答案】BD
【详解】A、设下落时间为t,最后1S内的位移便是tS内的位移与(t-1)s内位移之差为:将s=35带入计算得出:t=4s.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B、落地的速度为:v=gt=10x4=40m/s.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等于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即下落后第1s内、第2s内、第3s内每段位移之比为1:3:5故C错误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等于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通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故D正确
12. 【答案】BCD
【详解】平均速度AB==4v,即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4v,B对;中点位移处的速度= =5v,A错;由Δx=a()2和7v=v+at,可以判断C对;由=t1和=t2得t1=2t2,D对.
二、填空题(13题4分;14题每空2分,共8分。总共12分)
1.第13题(本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答案(BC )解析:A、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源,故A错误。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打点计时器,故B正确。C.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C正确。D.长木板可以不水平摆放,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D错误。
第14题 0. 44m/s;?左;?;0.80m/s2
解析: AD间的平均速度由,由纸带数据,可以知道,这条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由 得到。代入数据得0.80m/s2
三、计算题(共40分,写出必要的步骤和计算过程)
15、(8分)答案 (1)1500 N/m (2)300 N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当弹簧受外力F1=9×102 N时
弹簧的伸长量x1=0.6 m
故k===1 500 N/m............4分
(2)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弹簧的形变量x2=(0.6-0.4) m=0.2 m
弹力为F2=kx2=1 500 N/m×0.2 m=300 N .............4分
故需用300 N的压力
(10分)【答案】(1)125m (2)6s
解析 (1)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为:v0=10m/s,g= -10m/s2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知到达最高点位移为: ,...4分
则物体距离地面最大高度为120m+5m=125m....................1分
(2)落地时物体的位移得:x= -120m,由位移公式 得:-120=10t-5t2;解得物体落到地面需要的时间为:t=6s...........5分
(10分)【答案】(1)0.16 m/s2 (2)4.0m/s
【解析】(1)由题知,火车做匀减速运动,设火车加速度大小为a,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大小为v0,车厢长L=8 m,则
解得a== m/s2=0.16 m/s2.............5分
由得=4.0m/s...........................5分
18、 (12分)【答案】(1)72m(2)17s(3)m/s2
解析(1)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速度关系得:v1=v2﹣at1
代入数据解得:t1=6s............................2分
此时,根据位移公式得:xA=v1t1
xB=v2t1﹣at12
△xm=xB+xo﹣xA
代入数据解得:△xm=72m.........................2分
(2)B车刹车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o==10s.................1分
所发生位移:xB==100m..................................1分
此时:xA=v1t0=80m...................................1分
则:xA<+xB,可见此时A车并未追上B车,而是在B车停止后才追上之后A车运动时间为:
t2==7s.
故所求时间为:t=to+t2=17s..........................1分
(3)A车刹车减速至0时刚好追上B车时,加速度最小+x0=...........2分
代入数据解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