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9-23 08: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唐代大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巴颜喀拉山
“海”:渤海黄河颂壶 口 瀑 布黄河的治理山西吉县,黄河最大的瀑布分组讨论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黄河如何造惠我们民族?引黄灌溉工程孕育文明灌溉水源丰富水能流经省、自治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黄河干流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巴颜喀拉山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渤海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我来试试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约古宗列曲黄河的发源地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湖口瀑布河口孟津出海口观察: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的地段
思考:为什么集中在这里?
上游景观河道迂回曲折
两岸多湖泊沼泽
河水清浅而稳定活动1:黄河的“忧患”上游的忧患: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有凌汛
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滥垦草地。
措施:
造林种草,合理放牧;修建水库,水电站。及时疏通水道
中游景观 水土流失严重壶口瀑布支流多,水量大。
含沙量大。
河道上下段为峡谷落
差大中游的忧患: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
自然因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又地处温带 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人为因素:植被破坏严重。
措施:
禁止破坏林草;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兴修水利
下游景观黄河入海口
地上河景观河道宽浅,水流平
缓;
泥沙淤积,河床
升高为地上河;下游的忧患:
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洪水泛滥,有凌汛。
原因:
大量泥沙入河,下游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解冻迟,有凌汛
措施:
加固大堤;引黄灌溉,疏通河道
灾难之河洪灾断流凌讯地上河一般河流--“地上悬河”黄河地 面“地上河”成因16亿吨泥沙探究最主要灾害:原因:治沙措施:1、气候干旱,黄土深厚 2、植被破坏严重
3、降水集中,易侵蚀泥沙1、植树造林
2、………
3、……….根 源:黄土高原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翼、鲁渤海巴颜喀拉山北麓5400多千米课堂小结河口以上河口至孟津孟津以下水利资源丰富含沙量大地上悬河2、阅读材料(课堂练习)
材料一: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近年年入黄河泥沙比往年年平均量减少了3亿吨左右。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暴雨频繁,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其中四分之三来自黄土高原。经过治理,昔日的黄山秃岭如今处处绿树成荫。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减少水土流失。
材料二:1994年开工的小浪底工程,是一个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的综合工程。据新华社最新消息,自1999年10月下闸蓄水以来,小浪底水库已拦泥沙9亿多吨,大大缓解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什么地区?泥沙淤积下游会形成什么景观?
(2)根据两则材料,说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写出至少两点治理措施。活动2:分析黄河断流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很大,浪费水资源严重,上游截水流量大。
对策:宣传节水,综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价。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合理调配上游工农业用水、调整黄河的水价、重点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修建水利枢纽综合工程,做好防洪防汛加固堤防,治理地上河市民信箱: 我们身边的母亲河
——京杭大运河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工业的污染,变的得污秽不堪,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作为中学生,请你谈谈我们对环境保护能做些什么!(请你们设计拯救黄河方案、宣传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