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公转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9-23 15: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一:昼夜长短
1、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来表示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3、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即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越大),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男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反之。
4、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5、同一天,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的A、B两个日期(即以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的日期),同一地点(纬度),A日的昼长等于B日的夜长。例如北纬30度某地,3月22日的昼长等于9月24日的夜长。
6、几条纬度最长昼
0° 20° 40° 60° 90°
12 13:13 14:51 18:29 24
7、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昼弧÷15°
=(12-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
注意:
(1)利用公式 “昼长=昼弧÷15°”,在正面侧视图中往往只能看到昼弧的一半,故勿忘乘以2。
(2)确定日出日落时刻时,首先要明确三点:
一是同一经线上各地时刻相同,但日出日落时刻不一定相同;
二是位于同一晨昏线上各地一定同时看到日出或日落,但日出日落的时刻不一定相同;
三是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同一经线上各地可以同时看到日出或日落。
8、表格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附近
春分至秋分 北半球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附近极昼,南极附近极夜
夏至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春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
秋分至春分 南半球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附近极夜,南极附近极昼
冬至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例1】读“夏至日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写出下列各点时间:A_____;B______;C______。
(3)C点的夜长为___,日落时刻是______。
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高度角是我们观察太阳时的仰角,也就是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如图1所示)。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角在一日内不断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正午(地方时为12时)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太阳的高度角达到最大值H,我们将此时的太阳高度角称为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日变化:
随着地球的自转,太阳直射点沿纬线移动,球面上各点的太阳高度角均不断发生变化,其大小取决于该点到直射点的球面距离。
(2)某时刻的空间分布
如下图所示,此时刻太阳直射点A的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向四周,随着球面的弯曲,太阳高度角递减,呈同心圆状分布,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
【例2】下图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7时 B. 15时
C. 17时 D. 21时
2. 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时刻的太阳高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
3. 此时
A. PM为昏线,PN为晨线
B.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 全球昼夜平分
4. 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3、太阳周日视运动
(1)正午的太阳方位(见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2)日出日落的太阳方位
夏至日日出
夏至日日落
二分日日出
二分日日落
HYPERLINK "http:///Console/attach.aspx attachid=121336&attach=User_Picture" \t "_blank" 冬至日日出
冬至日日落
①太阳的升落偏移位置与直射点的南北半球位置有关: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太阳从东偏北升起,西偏北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太阳从东偏南升起,西偏南落下;春秋分两天,全球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同一纬度地区,直射点纬度越高,升落方位越偏北或偏南。
③同一季节(直射点纬度不变),纬度越高的地区,升落越偏北或偏南,到极昼极夜处成正北或正南升落。
【例3】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图,据图判断该地的地理坐标。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1)某日的空间分布
在上图中,A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即为该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同一纬线上各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A点所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A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随着球面的弯曲,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且与A点之纬度比较,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角也相差多少。比较某日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须比较两点中哪点离太阳直射纬线近,近者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2)年变化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回归运动,某地到太阳直射纬度的距离发生变化,其正午太阳高度角随之变化。在太阳直射点移近该地所在纬线的时段,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增;反之,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若某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则其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在夏冬至日达最大、最小值。若某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则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达90°;在冬夏至日达到两次极小值。
(3) 特殊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①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如下图所示,出现极昼的北极点,一日内太阳高度不变,(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地理纬度a。
②与晨昏面相切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如上图所示,A点所在纬线与晨昏面相切,其纬度应为90°-a,计算可得该日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a。上述两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为下图所示。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
【例4】求北京(4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
直射点纬度为23°26°N,
则∠3=∠2-∠1
=40°-23°26′
H=90°-∠3
=90°-(40°-23°26′)
=73°26′
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
则∠3=∠2-∠1=40°- 0°
H=90°-∠3= 90°- 40°=50°
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则∠3=∠2+∠1=40°+23°26′
H=90°-∠3=90°-(40°+23°26)=26°34′
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如:影子问题,楼间距问题,太阳能热水器问题等。
【例5】下图曲线是某地某日一天的旗杆影子轨迹图。甲处为旗杆矗立点,虚线为旗杆影子。据此完成:
1.代表当地日出时旗杆影子的是 (数字)。
2.该地可能是: A.新加坡 B.悉尼 C.巴黎 D.南非
3.旗杆影子位于“4”位置时,北京时间是13时40分。甲地经度是 。
4.此时可能发生的是
A.尼罗河畔晚霞满天
B.我国江南阴雨绵绵
C.北京地区沙尘频频
D.南非高原草木枯黄
针对性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2.太阳直射的地方 (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为秋季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3.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4.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90°,那么,地球自转和公转,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①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 ②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转现象 ③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 ④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设M(0°,30°E),N(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Hm和Hn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6.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 )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7~8题。
7.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 )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8.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 a=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a。据此回答9~12题。
9.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10.3月21日,当该小组迸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11.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该学校大约位于 ( )
A.21.5°N B.21.5°S
C.45°N D.45°S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分析回答。
(1)此时若北京时间为10时,标出图中各经线的度数。
(2)此日为___月___日前后,北极圈内出现____现象,C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___。
(3)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C点的日出时间是___,E点的昼长是___小时。
(4)图中地方时相同的两点是__和__。
14.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
(3)7月上旬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此后10天中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地点是______。
15.读下图,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夜晚,回答。
(1)A点在B的______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______(纬线),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______点附近。
(3)D、E、F三点的角速度为______,线速度按由大到小排序应是_________。
(4)若B点在0°经线,A、C所在的时区分别是____区和____区。
(5)A、B、C三地按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
16、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H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