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2.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与镜片上小水珠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3.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草叶上形成“白霜”???????? B.?冰雪遇暖消融
C.?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D.?冬天河水结“冰”
4.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不同的
C.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
6.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A.?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液化
7.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会冒出“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沸腾时要吸热,并且温度会不断升高
C.?“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8.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珠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再凝固成固体冰粒,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9.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用久的灯丝变细了??????????????????????????????????????????????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
C.?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10.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11.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A.?用自来水冲洗??????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C.?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D.?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12.如图是冰的熔化曲线,下面有关该图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BC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CD段呈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二、填空题
1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1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像,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15.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填物态变化名称)
16.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_______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7.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
?
18.(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图1、2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1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
(2)图2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________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____热量,总体积________;
(3)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2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__.
20.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_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四、综合题
21.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22.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将冰棍拿出来。发现包装外壳表面有一层白粉.打开包装准备品尝时发现冰棍周围飘着“白气”。
(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冰棍上白色粉末、“白气”是怎么出现的?
(2)”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大主题,请你说出冰箱节电的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 C 4.A 5.D 6.C 7. D 8.D 9.B 10.B 11.D 12. B
二、填空题
13.凝华;吸 14.晶体 15.汽化;液化 16.凝固 ;放 17. 放热;液化;扩散
18.液化;小水珠;小水珠;升高;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要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
19.(1)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BC;吸收;减小(3)CF
20.(1))96;A(2)98(3)吸收;不变(4)液化
四、综合题
21.(1)解:因为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个温度计在﹣7℃~103℃之间一共是110格,表示0℃~100℃,列式为:100℃÷110≈0.91℃,则每个分度的值是0.91℃
答: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91℃/格;
(2)解:当它度数是5℃时,实际的温度应该是(5+7)×0.91℃=10.9℃
答: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10.9℃
22. (1)冰棍上出现的白色粉末是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因为冰箱内温度高时会自动制冷,所以冰箱门不要频繁的打开,冰箱内的温度不要调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