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被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B.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C. 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 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球技,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2014年11月1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航展中心举行,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将首次驾驶歼十亮相在表演中,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机保持队形,直刺苍穹,做出了很多个高难度动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B. 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C.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北京时间8月9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来自中国浙江的选手傅园慧以58秒76的成绩荣获铜牌,打破了亚洲记录,已知标准泳池长为5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米指的是位移
B. 58秒76指的是时间间隔
C. 傅园慧100米仰泳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D. 在研究傅园慧的游泳姿势时,可把她视为质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B. 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C.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D.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B. 质点没有大小,所以和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 质量很大的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下列物体中,不能看做质点的是( )
A.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途中的火车
B. 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 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 研究地球公转规律时的地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辽宁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 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 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
D. 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苹果园摘苹果,找成熟的大的苹果,可将苹果视为质点
B. 导弹将目标锁定敌舰的要害,如弹药舱,可将敌舰视为质点
C. 计算飞机在两地间的往返时间,可将飞机视为质点
D. 设计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月球土壤的动作,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
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
B. 我们说“日落西山”,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C. 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D. 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
B. 质量一定的物体受到合外力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C. 一个物体在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同时不可能还受到静摩擦力
D. 为了交通安全,汽车行驶过程中要限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汽车的惯性越大
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框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m,然后水平移动30m,此过程中关于砖块及其路程和位移大小表述正确的是( )
A. 砖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70m
B. 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50m
C. 砖可视为质点,路程为70m,位移为50m
D. 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为50m,位移为70m
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一站台上,过了一会,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没有动,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东移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B.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
C.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B. 在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
C.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
B. 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 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
D. 第4s末和第5s初指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二者对应同一点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甲、乙匀速下降,,丙停在空中
B. 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上升
C. 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下降,
D. 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下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B.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C. 描述物体运动时,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可视为质点,体积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D. 单向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
在下列情况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将被研究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一列火车从广安开往成都的轨迹
B. 研究街舞比赛中某参赛者的动作
C. 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
D.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中国是掌控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时,若以歼-10战斗机为参考系,加油机是______ ,若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_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
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0.8m,若将坐标系原点定在水平桌面上,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通过测量A、B两点距离桌面的距离都为0.2m.则A点的坐标为______ ,B点的坐标为______ .
如图,从高出地面6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所示。以抛出点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则小球落地时的坐标为______m;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为______m,小球运动的位移为______m。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随时间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如图所示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完成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小船出游,曾写下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描述“云不动”是以______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以______为参考系。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实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试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试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30Hz和4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2)已测得s1=8.89cm,s2=9.5cm,s3=10.10cm;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______Hz。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某运动物体在平面内,由点(3,1)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试在图中完成坐标系的建立并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至少答出两种情况)
在一段有绝缘包皮的电线上,有一个漂亮的瓢虫和一个黑色的蚂蚁在爬行,沿电线建立一个坐标系,瓢虫和蚂蚁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中的x1和x2所示,则瓢虫和蚂蚁的位置坐标各是多少?(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练习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解答】
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
A、在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各不相同,即各点的速度与到地心的距离有关,故地球不能当作质点来处理,故A错误.
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船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船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故B正确.
C、在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的体型影响杂技演员的重心的分布,故杂技演员不能当作质点来处理,故C错误.
D、在研究乒乓球的运动时,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乒乓球的运动影响很大,故乒乓球不能当作质点来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分析】
建立坐标系的意义是为了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要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沿直线运动建立直线坐标系,在平面上运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要选择参考系,为定量描述物体位置变化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并且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解答】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是相对于地面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A正确;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故B正确;
C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所有飞机的位置相对不变,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3.【答案】B
【解析】【分析】
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时刻是时间轴上的点;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其中: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解答】
A.游泳的100m指的是路程。100m游泳的位移是0,故A错误;
B.58秒76指的是游完100m的时间,是时间间隔,故B正确;
C.傅园慧100米仰泳决赛中的位移是0,平均速度大小为0,故C错误;
D.研究游泳的姿势的时候不能把她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姿势了。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分析】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知道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才能相等;明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存在加速度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质点、平均速度、位移路程以及加速度的定义,要注意加强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同时对于相近知识点要注意准确掌握,明确区别和联系。
【解答】
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质量及体积大小无关,比如原子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时,原子不可以看成质点,同时,质量体积很大的物体在某种问题中也可以忽略大小,看作质点,故A错误;
B.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才能相等,故B错误;
C.平均速度的大小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错误;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解:A、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与物体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与几何中的点不一样,不是物体的中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
C、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故C正确;
D、当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没有影响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如地球很大,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可知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6.【答案】C
【解析】【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考查了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解题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解答】
A.火车的长度相对于北京和上海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此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不A错误;
B.飞船的大小相对于飞船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很小,可以忽略,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可以看成是质点,故B错误;
C.研究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看的就是运动员的优美的动作,所以此时的运动员不能看成是质点,故C正确;
D.研究地球公转规律时的地球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大于地球自身大小,因此此时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
AD、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辽宁舰”航母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看成质点的,如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D正确;
B、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不可以看做质点,否则没有动作了,故C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
【解答】
A.找成熟的大的苹果时,必定要考虑苹果的体积大小,不可将苹果视为质点。故A错误;
B.导弹将目标锁定敌舰的要害,不可将敌舰视为质点。故B错误。
C.研究计算飞机在两地间的往返时间,飞机的大小相对于往返负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可将飞机视为质点,故C正确。
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月球车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运动的描述问题,要注意区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不同,考查对参考系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判断能力。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
A.参考系的选择可以任意,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不一定选取地面。故A错误;
B.我们常说“日落西山”,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故B错误;
C.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以自己为参考系,自己不动,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向自己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能否看作质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和质量、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摩擦力定义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当摩擦力做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掌握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形状和大小能不能忽略,明确惯性的影响因素,注意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
【解答】
A、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不可看做质点,故A错误;
B、质量一定的物体受到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故B正确;
C、当一个物体同时与两个物体接触时,可能相对一个物体运动,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则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同时还可能还受到静摩擦力,故C错误;
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解:砖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物体可以看作质点.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则路程s=40+30m=70m,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
故选:C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别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12.【答案】D
【解析】【分析】
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的状态不同;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则由树木相对甲的运动情况得出甲车的运动情况,由乙车相对于甲车的运动情况,可得出乙车的运动。
运动具有相对性,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解答】
甲车乘客看到树木向西移动,甲车乘客是以甲车为参照物,则树木是西运动的,则甲车相对于静止的地面来说是向东运动的;而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未动,即甲、乙两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甲车是向东运动的,即乙车相对于地面也是向东运动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答案】A
【解析】解: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故A正确;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需选定参照物,故B错误;
C、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故C、D错误。
故选:A。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
只有掌握了参考系的概念我们才能顺利解决此类题目,所以我们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14.【答案】D
【解析】解:A、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而不是以物体的体积大小来定义,故A错误.
B、转动的物体,在研究转动时不能看做质点,质点没有动作,故B错误.
C、空中运动的物体,若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可以看做质点,故C错误.
D、参考系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选来做参照的其他物体,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静止的,但一旦选作参考系就必须假定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质点的概念为: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参考系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选来做参照的其他物体.
本题重点掌握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是否运动等无关.
1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只要掌握了参考系和质点的定义就能解决此类题目,故要加强概念的学习。
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才能可做质点。参考系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时间对应一个线段。
【解答】
A.“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有自转了,故A不正确;
B.质点在生活中并不存在,是理想模型法,故B正确;
C.“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船为参考系,故C正确;
D.第4?s末和第5?s初指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同一个点,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16.【答案】C
【解析】【分析】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本题考查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注意甲选择楼房为参考系,故甲的运动状态可以确定,然后再根据甲的运动确定乙、丙的运动。
【解答】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向上匀速运动,或者是物体丙也匀速下降,只不过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解:A、位移、速度和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故A正确;
B、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取一个参考系;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故B错误;
C、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中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成质点处理,与体积的大小和质量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D、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但不能说单向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故D错误。
故选:A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该题考查直线运动的相关的物理量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对这部分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18.【答案】A
【解析】解:A、火车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但与广安到成都的距离相比较可忽略不计,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故A正确。
B、研究街舞比赛中某参赛者的动作时,要看参赛者的动作,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子弹的长度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时,小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对翻倒影响很大,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
本题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抓住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行判断,不是看物体的绝对体积和质量,而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不是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
19.【答案】静止;运动
【解析】解:加油过程中,被研究的加油机和战斗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但加油机相对地面在运动;故以地面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0.【答案】0.2m;-0.2m
【解析】解:A点在坐标原点的正方向上,距离原点的距离为0.2m,所以A点的坐标为0.2m.
B点在坐标原点的负方向上,距离原点的距离为0.2m,所以B点的坐标为-0.2m.
故答案为:0.2m,-0.2m.
坐标系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找出该点以原点为零点,是在正方向上还是在负方向上,从而确定坐标的正负.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原点的正方向上的坐标为正值,在原点的负方向上为负值,大小等于离原点的距离大小.
21.【答案】-6 ? 16 ? -6
【解析】解: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抛出点的坐标为0,最高点的坐标为5m,落地点的坐标为-6,则全过程的位移x=-6-0m=-6m,路程为5+5
+6=16m。
故答案为:-6,16,-6。
物体位移可以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线段方法表示位移方法,根据图示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位置坐标、求物体的位移,知道位移的概念、分析清楚图示情景与物体运动过程即可正确解题。
22.【答案】位置 ? 静止
【解析】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位置;静止。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在判断物体的运动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23.【答案】小船 ? 河岸
【解析】解: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故只要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结果是物体静止不动。
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诗中关于“云不动”描述时所选取的参考系是船;“云与我俱东”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故诗人在这里研究云的运动是选择河岸为参考系;
故答案为:小船;河岸。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故只要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结果是物体静止不动,由此分析。
真正理解了参考系的概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而要理解这一概念就必需多看课本,多认真处理此类题目。
24.【答案】(1)④①③②? ?(2)1.29? ;M
【解析】解:(1)实验中应先将物块推到最左侧,测量压缩量,再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电源,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步骤为④①③②;
(2)由M纸带可知,左侧应为与物块相连的位置;由图可知,两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故2.58段时物体应脱离弹簧;则由平均速度可求得,其速度v=×10-2m/s=1.29m/s;
因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则可知离开时速度越大,则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由图可知,M中的速度要大于L中速度;故说明M纸带对应的弹性势能大;
故答案为:(1)④①③②;(2)1.29;M。
(1)根据实验原理可明确实验方法以及步骤;
(2)分析纸带,根据纸带上距离的变化可明确物体何时离开弹簧,再根据平均速度法可求得脱离时的速度;根据对应的长度可明确速度大小,从而比较弹性势能。
本题考查探究弹性势能的实验,要注意通过题意分析实验原理,然后再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规律分析求解即可;同时要求能注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方法。
25.【答案】 ? 40
【解析】解:(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vB==;vC==;由速度公式vC=vB+aT可得: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0.01mg=ma,所以a=0.99g,结合(1)解出的加速度表达式,代入数据可得:f=40HZ。
故答案为:(1);;;(2)40。
(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和C点的瞬时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加速度;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解出的加速度求频率。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的大小,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
26.【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坐标系。
该物体的运动为平面内的平动,要描述其运动就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图中已建立,并有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此时,只需再定义两坐标轴的名称和单位,标上各处标度的大小,即可对运动进行描述。取水平坐标线为x轴,竖直坐标线为y轴,单位都取为m,根据题目的描述就可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坐标系的建立及物体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坐标系的三要素,正确建立坐标系并作图。
27.【答案】解:由题意可知甲汽车向东行驶,由甲车中的人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即乙汽车相对于甲汽车向西运动,所以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乙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2)乙汽车向西运动;
(3)乙也向东行驶,但速度小于甲汽车的速度。
【解析】题考查了对参考系的运用,要考虑全部可能性,先判断确定的情况,后分析不确定的情况。
根据甲的运动以及甲乙之间的相对运动判断即可。
28.【答案】解:对于该坐标系,甲虫的位置坐标是2m,蚂蚁的位置坐标是-2m。
答:甲虫的位置坐标是2m,蚂蚁的位置坐标是-2m。
【解析】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可以利用坐标系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和坐标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和坐标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