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测试(中图版选修6)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测试(中图版选修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9-26 16: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3.2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同步测试
【基础训练】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 1— 3题。
环境问题类型程度省区 甲 乙 丙 丁
广东 ++ ++ ++++
四川 +++ + +++
新疆 + ++ ++++
山西 ++++ +++ + +
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据此回答4——6题。
4、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5、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求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6、“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据此回答7—8题。
7、华北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8、下列不属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潜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C、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 D、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
9. 目前,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
(2)图中B地区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
(3)图中D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 ;简述酸雨的主要危害。
10.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试分析南方地区乙类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
(4)防治甲类环境问题可采取那些措施?
参考答案
1、B 2、 B 3、 B 4、 B 5、D 6、B 7、 A 8、C
9.(1)水土流失(或生态破坏) 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
(2)B地区:气候干早,风力作用强劲。 C地区: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勤破坏。
(3)工业排放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10、(1)A
(2)C
(3)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有色金属冶炼排放的酸性气体多
(4)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制定保护植被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