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手 帕》教学设计
执教人 关键
《花手帕》教学设计
课题: 《花手帕》
课型: 以设计、展示为主线的美术课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的印染工艺历经千年,生生不息,独树一帜,鲜明的色泽,简洁质朴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本课选自是湘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本课既能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爱好,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
学情分析:
花手帕的制作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活动,一是“折”,二是“染”。在折的过程中,重点要求在“米”字形,“田”字形的基础上折出各种形状,怎样折出多种形状,教师可采取分小组自主探究的形式,相互交流,目的是在于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意见,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寻找出多种折叠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在染的过程中,主要难点在于染色时间的控制上,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可采用与学生一起数数的方式,通过控制染的时间的长短,利用对比试验让学生感受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教学内容: 1.学会制作一块美丽的花手帕
2.掌握折纸和染色的基本方式
3.拓展民族工艺染缬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花手帕,掌握折叠和点染得基本方法和 要领,从中感受道色彩的变化和韵味。
2.能够准确掌握相关美术知识并能准确运用。
3.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进学生对民 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纸巾、水彩笔补充墨水、颜料盘、毛笔、清水、 演示课件。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花手帕的技术要领:1.折纸(米字格、田字 格…)2.染纸(点染、浸染…)。
教学难点: 1.折叠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最终花手帕图案的不同。
2.点染时颜色不宜过多、过杂、过散,点染要到位。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猜谜激趣,赏析导入:
将猜一个谜语“四角方方,随身莫忘。伤风咳嗽,数它最忙!”作为导入,引出课题《花手帕》,随后展示美丽鲜艳的花手帕作品,引导学生说出花手帕具有色彩鲜艳、图案对称的特点。并将出示作品作为对本节课中“纪律之星”“设计之星”“闪电之星”“合作之星”的奖励,激发学生对花手帕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3.观察分析,方法探究
(1)折一折
同学们都有一双巧手,平时折纸飞机、纸鹤等,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巾,想一想,折一折,请男生折田字格,女生折米字格,四人为一组比一比是男生快还是女生快?(课件出示折法图,还有更多折法你会折吗?)
(2)染一染
接下来老师分别拿一张折好的田字格和米字格的纸,用同样的颜色进行染色示范,同时引出“点染”“浸染”的概念:把墨水直接点在纸上染色的方法叫做点染,而把纸巾浸入墨水中染色的方法叫做浸染。
在染色时,颜色不宜过多,以2-4种颜色最佳,点水次数多,吸色多,面积大;点水次数少,吸色少,面积小。课件出示染色不到位和染色过度的作品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充分染色后将手帕夹在吸水性强的报纸中轻轻吸干水分然后打开。在打开时动作一定要轻哦,纸巾吸收了水分会变的比较脆弱哦!
学生观察由不同折法,同样颜色印染的花手帕作品,得出结论:不同的折法可以改变染出的图案。
课件出示在用同样折法的折纸上不同位置染色的作品,引导学生总结:染色时边、角、中心的染色共同决定了花手帕的图案。
课件出示染色不到位和染色过度的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在染色时颜色不宜过多、过杂、过散、染色要到位。
总结步骤:折纸——染纸——吸干水分——展开手帕。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折纸的方式和染色的位置共同决定了手帕的图案。
染色时墨水颜色不宜过多、过杂、位置过散。
染色时要注意吸取墨水要充足,确保手帕被墨水染透。
用报纸吸干水分时,要轻轻的按压,不要用力拍打。
4.自主表现,创作体验
比一比
1.四人为一组比赛制作花手帕。
2.教师巡堂,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5.展示评析,感受成功
1.学生互评,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为什么?
2.教师点评,选出最遵守课堂纪律的小组获得“纪律之星”、速度最快的小组获得“闪电之星”、分工明确的小组获得“合作之星”、制作精美的小组获得“设计之星”。
6.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的染制一块花手帕属于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染缬的一种,它还有扎染、蜡染等古老的工艺。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丽的作品吧!
课后小结:
本课以“猜一猜、折一折、染一染、比一比”的过程为主线展开教学, 注重学生互动合作学习,在学生动手过程中逐一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板书:
花 手 帕
特点:色彩鲜艳 步骤:折纸
图案对称 染纸
有晕染美 吸干多余水分
展开作品
作业布置:
用教材上活动二演示的“扎染”的方式和父母一起制作一块花手帕。
《花手帕》课后反思
通过亮相课《花手帕》的教学,现将课堂上出现的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总结反思:
主观方面
①对制作的演示课件熟悉程度不够,不能灵活应用,以至于没有较好得发挥出演示课件的作用,同时应提前准备背景音乐在孩子们自行制作花手帕时进行播放创设情境。
②欠缺对课堂时间的把握。由于上亮相课心理素质不够硬、过于紧张,加之缺乏对课堂时长的有效把控,总是担心超时,导致存在畏手畏脚、不敢讲的情况,打乱了整体的讲课节奏。
③和孩子们的互动不足。缺乏一个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过于简单化、程式化,学生积极性调动得不够,没有实现师生高效互动。
客观方面
三年级(3)班学生只有过一次语文学科公开课的经历,学生整体存在紧张情绪,主要表现在“面对提问怕答错,出现疑问不敢问”的情况。
综上所述,只有抓紧时间钻研教学,多听课多反思,尽快提升教学能力、累计教学经验、把握教学节奏,才能站稳讲台,对学生负责,成长为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