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诗情画意人教版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诗情画意人教版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15 21: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情画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山水画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技法学习,而是通过山水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山水画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传统的承袭,要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认识作品,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如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表达出一种寂寥的意境,而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则表现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更是表达出对祖国大地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欣赏这些作品,一定要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体会它们的意境。
  本课以欣赏山水画的意境为切入点,转到学习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如何正确对待山水画的创新发展,学术界会有不同见解,但有一点是明了的:传统是基础,创新是发展,只讲传统没有创新,墨守成规,就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只讲创新,丢弃传统,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山水画的创作手法上,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问题。山水画的欣赏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知中进行体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学习山水画以传统树、石画法为起点,然后学习云及瀑布的画法。初步学习了这些基本技法后,可尝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石、云、瀑布的画法,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创作具有意境美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山水画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节奏感不同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一段古琴音乐,组织课堂教学。演示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品范画,教师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使学生对作品有较详细的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示学生思考: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2.深入教学。
  (1)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诗朗诵,朗诵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感受诗词中山河雄伟的气势。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的意识,分别从绘画角度、历史背景角度、文化角度、作者的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欣赏。
  (3)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各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诗情画意?
  (4)组织学生分析: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教师归纳总结。
  3.布置作业。
  让学生归纳出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4.课堂延伸。
  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山水画作品,体会不同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