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4课《搭建框架》
执教: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 连丽惠
教学内容:搭建框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筷子,吸管等材料搭建架子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用筷子,吸管等材料搭建架子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筷子、吸管、小刀、牙签、铅笔、塑料棒、橡皮泥、剪刀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欣赏架子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工人搭架子图片)。
2. 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一起走近第4课:《搭建框架》(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分析方法
1. 同学们什么是框架?(课件)框架是使用长条材料进行构建的一些结构。在三维空间中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美的立体形态的结构,是一个组合到分割的过程。其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是由点、线、面组合成的形态。
2.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的设计都运用了框架原理、比如说生活家居用品、建筑。看一看框架在生活中的运用。(课件)
3. 同学们请看最后这一张图片你们认识它吗?这是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图片)这么神奇的建筑知道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吗?原来它是由固定点和支架线建起来的。(课件)大家数数这个三角形有几个固定点?四边形、五边形等等分别有几个固定点?
4.思考:
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搭建框架?
2).它们的固定点是用了什么方法固定的?
请欣赏这一组图片。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 (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板书
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穿插的方法来固定)板书
图4,铁线、铅笔,牙签····
三、欣赏分析
筷子、树棍、铁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用他们搭一搭,做个架子,放在家中,也是一种别致的装饰品呢。
1.这是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固定点的呢? (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接固定的。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欣赏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果篮图片。
3. 小训练: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2).请同学到展示台展示搭建三角形的不同方法。
3).引导发现:这样的篮子能装东西吗?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4. 深入欣赏,了解做法
1).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5. 教师示范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学生制作
尝试将筷子等材料切割成合适的长度,搭建一个盛物容器或果篮,并用胶水粘牢固。
要求制作得精致平稳。
四、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自己制作的果篮。
五、拓展延伸
1.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课件)
2. 今天我们做的果篮和杂物蓝,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了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