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4《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7 19:32: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词《满江红(小住京华)》。
二、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发后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
2、创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三、初读,感知词韵之美
1、读准字音
满江红 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shì)。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tú)思浙。苦将侬(nóng),强派作蛾(é)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jīn)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mǎng)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视频朗读欣赏
3、读准停顿
满江红 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读出情感:
读出秋瑾不被人懂的愤懑;
读出秋瑾无人能懂的孤傲;
读出国内无人的悲哀;
读出救国无路的迷茫。
5、读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6、读出词作之美
字词之美、秋景之美、思乡之美、蛾眉之美
四、译读,探寻词境之美
1、结合注释,读懂词义
(1)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2)徒,空,徒然。
(3)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4)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还,仍然。
(5)因人常热:诗人为人排忧解难能竭尽全力而不辞,有一副热心肠,有古侠义之士的雄风。
(6)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7)“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8)“四面歌残终破楚”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容易。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牢笼,获得自由的喜悦激动。
(9)“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2、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下阙。(男生:上阙;女生:下阙)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激动。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3、“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4、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回顾过往生活,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阕:思虑未来前途,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五、品读,感悟手法之美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明确: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4)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这首词写出秋瑾对身为女子、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愤愤不平,表现了她侠义满胸怀、肝胆过男子的气概,表现其不满封建婚姻,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课堂小结: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六、悟读,品悟人境之美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1、请你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 的心情,我是从 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表达了词人 的感情。
①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孤独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②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③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豪迈情怀: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苦闷忧愁: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壮志谁诉
2、冲破家庭的束缚本该开心才对,作者为什么还会“青衫湿”?
明确: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然而离开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才能寻找到知音呢?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
3、斯人已逝,浩气长存,女侠遗风存古今。
请同学们为秋瑾写一段挽词,表达哀思。要求:融入本词中的相关内容。
示例:上天不公,强派你作女儿身;平生肝胆,却又远超男儿志。三十二年道路,谁识你英雄志?青衫不湿,因为我在试着懂你。
七、背读,再享词蕴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八、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终破楚” 运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典故,指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娥眉”指女子,表达了词人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答: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4、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C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4张PPT)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秋 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新知导入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词《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发后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
1、作者介绍
文学常识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创作背景
文学常识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 )思浙。苦将侬( ),强派作蛾( )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 )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读准字音
满江红.小住京华
初读感知词韵美
shì

nóng
é
jīn
mǎng
2、视频朗读欣赏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读准停顿
满江红 .小住京华
初读感知词韵美
读出秋瑾不被人懂的愤懑;
读出秋瑾无人能懂的孤傲;
读出国内无人的悲哀;
读出救国无路的迷茫。
4、读出情感:
初读感知词韵美
5、读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6、读出词作之美
字词之美
秋景之美
思乡之美
蛾眉之美
初读感知词韵美
(1)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2)徒,空,徒然。
(3)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4)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还,仍然
(5)因人常热:诗人为人排忧解难能竭尽全力而不辞,有一副热心肠,有古侠义之士的雄风。
1、结合注释,读懂词义
译读探寻词境美
(6)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7)“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译读探寻词境美
(8)“四面歌残终破楚”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容易。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牢笼,获得自由的喜悦激动。
译读探寻词境美
(9)“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译读探寻词境美
2、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下阙。
(男生:上阙;女生:下阙)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译读探寻词境美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激动。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译读探寻词境美
3、“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译读探寻词境美
4、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回顾过往生活,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阕:思虑未来前途,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译读探寻词境美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品读感悟手法美
(2)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品读感悟手法美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明确: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品读感悟手法美
(4)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这首词写出秋瑾对身为女子、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愤愤不平,表现了她侠义满胸怀、肝胆过男子的气概,表现其不满封建婚姻,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品读感悟手法美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课堂小结:
品读感悟手法美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1、请你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 的心情,我是从 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表达了词人 的感情。
悟读品悟人境美
①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孤独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②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悟读品悟人境美
③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豪迈情怀: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苦闷忧愁: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壮志谁诉
悟读品悟人境美
2、冲破家庭的束缚本该开心才对,作者为什么还会“青衫湿”?
明确: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然而离开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才能寻找到知音呢?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
悟读品悟人境美
3、斯人已逝,浩气长存,女侠遗风存古今。
请同学们为秋瑾写一段挽词,表达哀思。要求:融入本词中的相关内容。
示例:上天不公,强派你作女儿身;平生肝胆,却又远超男儿志。三十二年道路,谁识你英雄志?青衫不湿,因为我在试着懂你。
悟读品悟人境美
背读再享词蕴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终破楚” 运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典故,指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牢笼的喜悦心情。
中考链接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娥眉”指女子,表达了词人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中考链接
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答: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中考链接
4、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C
中考链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