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捉迷藏》
课 型
新 授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
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探讨“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2、情境引入。
同学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就和这些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看看在这个游戏中,有哪些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板书课题。)
3、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能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8+()=13 8+()=12
8+()=15 8+()=16
8+()=14 8+()=17
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的主题图。
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说说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并试着提出问题。
复习突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条件。
通过独立提问题,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捉迷藏》教案
合作探究
建立模型
拓展应用
内化新知
回顾反思
提升思维
1、谁能列出算式呢?能根据学过的知识列出算式吗?
2、“13-8”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含义?
3、13-8=?,应该怎么算呢?
(1)请小朋友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算一算13-8=?。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教师巡视)
4、请小内同学到前面展示并汇报计算过程。
(一捆10根小棒和散的3根,共13根小棒)
其中(3)追问:为什么把8分成3和5?
5、请和小伙伴合作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3-8的计算过程。
6、你能看懂吗?
要计算13-8,通过这两幅尺子图展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1、用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画一画,填一填。
3、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4、说一说,算一算。
5、拓展练习。
(1)你能写出多少个( )-8 =( )的算式?
(2)你发现了什么?
这节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13-8
学生结合图,再次复述算式含义,进一步理解题意,明确减法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1)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算一算。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算法。
组内同学到前面展示并汇报计算过程。
(1)从13根里一根一根地减,还剩下5根。
(2)先从10根里减8根,再把剩下的2根和3根合一起是5根。
(3)从13根里先减去3根,再减去5根,还剩下5根。
(4)根据加法想减法。
5+8=13 13-8=5。
几组小朋友到前面展示拨的过程。
学生理解地说图意。
(1)计算13-8,从13开始一个一个往回数,减1,减2……减8,箭头指向5,说明13-8=5。
(2)分段数,计算13-8,把8分成3和5,先从13往前数3个,即“13-3=10”,再往前数5个,即“10-5=5”,所以13-8=5。
1、12-8=( )
17-8=( )
2、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3、(1)结合图说图意。
(2)独立解答。
对本节课的内容回顾。
用所学过的知识列式,巩固旧知的同时,发现新问题。
学生们已有上节课的经验。本节课继续利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新知。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同学合作完成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学习本节课新知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捉迷藏
13 - 8 = 5(个)
10 –8 = 2 13 – 3 = 10
2 + 3 = 5 10 –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