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 (教学课件38张PPT+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2《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 (教学课件38张PPT+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18 10:24:40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湘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2课时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地形和气候知识进行读图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我国的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
林地的分布
天然林
人工林和次生林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
林地的分布
林地的分布
林地的分布
东北、西南和东南从干湿地区看多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林地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
林地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内陆地区
草地的分布
内蒙古高原
天山、昆仑山的山麓地带
青藏高原
草地的分布
草地的分布
草地的分布
从干湿地区看以半
干旱和干旱为主
草地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地形以高原为主
草地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内蒙古的自然景观由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内蒙古的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戈壁、高寒荒漠和沙漠的分布
塔克拉玛干沙漠
高寒荒漠
敦煌戈壁
戈壁、高寒荒漠和沙漠的分布
戈壁、高寒荒漠和沙漠的分布
戈壁、高寒荒漠和沙漠的分布
干湿地区以干旱为主
戈壁、高寒荒漠和沙漠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戈壁、高寒荒漠和沙漠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中国土地资源区域差异大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多耕地和林地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干旱少雨,多草地和荒漠
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较低,多草地和荒漠
南方多丘陵、山地、湿热多雨,以水田为主
北方平原广阔,降水偏少,以旱地为主
三、区域差异明显
(1)将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2)乔木生长的耗水量要远远大于灌木和草本植物,有人曾形象地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乔木比喻为“抽水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种树好还是种草好?谈一谈你的看法。
内蒙古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大兴安岭
林 地
草 地
耕 地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一、耕地利用问题——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使用不合理,耕地破坏严重
二、治理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措施
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
二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耕地利用问题及治理措施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新疆农田防护林
18亿亩:中国耕地保护的“红线”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与1996年的19.51 亿亩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亿亩。显然,中国的耕地保有量离“红线”越来越近,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如果将这些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可绕地球20圈。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因而导致草场大面积退化,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加大宣传,保护耕地
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建人工草场,划区轮牧
大力植树造林
对 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
1. 我国集中分布天然林的地区是( )
A.西南和西北林区 B.东南和西北林区
C.东北和西南林区 D.东北和东南林区
C
2. 我国草地的分布地形多为( )
A.高原和山地 B.高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 D.高原和平原
A
3.下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
D.四川盆地——旱地
B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分布和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倡导珍惜每一寸土地。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中国的土地资源
珍惜每一寸土地
区域差异明显
作业:
1、识记本课主要知识点
2、完成课堂同步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二课时
一、单选题
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
A.?东南丘陵??????????????????????B.?太行山脉??????????????????????C.?秦岭??????????????????????D.?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下列四个地区不是我国主要林区的是(??? )
A.?东北林区???????????????????????????B.?西南林区???????????????????????????C.?东南林区???????????????????????????D.?西北林区
3.我国下列各地区及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大兴安岭——林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旱地
C.?珠江三角洲平原——草地???????????????????????????????????D.?东北平原——水田
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5.关于下图中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长白山区,耕地以水田为主??????????????????B.?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C.?③地位于华北平原,以林地为主?????????????????????????D.?④地位于长江以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
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以旱地为主
B.?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小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林地为主
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7.下列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宜林荒地上植树造林????????????????????????????
B.?农村新建的居民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耕地上
C.?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8.下面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9.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人均土地资源量少,耕地的人均量更少???????????????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0.“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
A.?土地资源对人们生产生活十分重要??????????????????????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D.?人口多,耕地少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耕地利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图中字母A,B代表我国不同的耕地类型,其中A是以________为主B是以________为主。
(3)图中A,B的分界线________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水量线大致相同:它也是我国亚热带与________(填温度带)的分界线。
12.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秦岭—淮河以北的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_,种植的糖料作物为________。西北地区草场广布,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
(2)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西南和东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故答案为:D
2.【答案】 D
【解析】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是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A. 大兴安岭以林地为主,A符合题意;
B.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B不符合题意;
C. 珠江三角洲以耕地为主,C不符合题意;
D. 东北平原以旱地为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发展和城乡建设。但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综上所述,本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读图可知:①位于辽河平原,以旱地为主;故A错误;②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故说法正确;③地位于华北平原,应以耕地为主,不是以林地为主;故C错误;④地位于长江以南,以水田为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 D
【解析】我国北方地势较低,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主要以旱地为主,故A描述正确。
我国南方多丘陵、山地,大部分位于位于亚热带气候地区,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故B描述正确。
我国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故C项描述正确。
我国青藏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地形主要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耕地资源匮乏,降水稀少。
故答案为:D
7.【答案】 A
【解析】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不同的类型利用方式不同。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A正确;在陡坡上应退耕还林还草,C错误;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要减少放牧数量,D错误;农村新建的居民住宅区,尽量少占耕地,B错误。
故答案为:A
8.【答案】 C
【解析】根据中国温度带分布及图中所示的海拔与降水特点可知,此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所以,①地为内蒙古高原,主要土地应用类型为草地,②为大兴安岭山区,是我国主要的林区,③为东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④为长白山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故答案C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 A
【解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A
10.【答案】 D
【解析】“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人口多,耕地少.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1.【答案】 (1)平原
(2)水田;旱地
(3)秦岭淮河;800;暖温带
【解析】(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2)图中A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3)图中A、B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我国800毫米年等水量线大致相同:它也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1)平原;(2)水田;旱地;(3)秦岭淮河;800;暖温带。
12.【答案】 (1)水田;水稻;旱地;甜菜;畜牧业
(2)东北
【解析】(1)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南降水较多,耕地类型主要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秦岭﹣淮河以北降水较少,耕地类型主要为旱地,种植的糖料作物为甜菜.西北地区草场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我国的主要牧区。
(2)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