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北宋的政治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6 14: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参赛教学设计
姓 名
学 校
南宫一中
课程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 材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上课!(PPT出示烦恼的图片)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烦恼,同样古人也有古人的烦恼。
(出示宋太祖图片)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宋王朝的开创者宋太祖赵匡胤。做为皇帝,他也有烦恼,那么他的烦恼是什么?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讲授新课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北宋建立与统一
建立:
(出示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就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的最后一个政权后周在周世宗改革的影响下迅速强大起来,做为后周禁军统帅的赵匡胤,在长期的征战中,立下了许多战功,并开始觊觎王权。请大家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陈桥兵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袍加身”的故事。
师:(动态图)之后赵匡胤回师汴京,废掉后周皇帝夺取了皇位。
请大家在教材中找出北宋政权建立的时间和都城。
生: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他就是宋太祖,史称北宋。
师:那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面对四分五裂的形势,他是怎么做的?(对,进行统一!)
宋太祖的第一个烦恼就是如何大展宏图,一统天下。
烦恼一:大展宏图,一统天下
(出示北宋统一全国示意图)
请大家看北宋统一全国的示意图,想一想,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什么战略来一统天下的?
(PPT动态过程演示)
宋太祖采取的战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所以才陆陆续续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
在979年,宋太宗消了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演示PPT动态图),在北宋周围还围绕着辽、西夏、吐蕃和大理,仍然是一种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并不是全国的统一。
(二)宋朝的统治
此时,一统天下的赵匡胤又迎来了他的第二个烦恼。
烦恼二:权分力散,殚精竭虑
(出示北宋政权示意图)
史料研读:
材料一 “上(太祖)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材料二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唐朝末期)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师:同学们知道宋太祖所谓的外忧和内患是指什么?宋太祖更担忧的是哪一种?
外忧——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内患——藩镇割据,地方军权过大。
他更关心的是内患。
合作探究:
对对于他的第二个烦恼,我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一下,他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他的烦恼?
(请各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师:大家的措施很多,而且从不同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都很有道理。
当时宋太祖手下的名臣宰相赵普,献上计策,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赵普提出三个方面的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即兵、权、钱!
1.军事
找一找书上的关于收的措施,谁来说一说。找得非常准确,一起看一看。
师:那宋太祖具体通过什么办法来解除现任大将的兵权的呢?
谁知道“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为大家讲一讲。
讲的不错,老师再补充一点细节:公元961年,东京宫廷宴会上,宋太祖假装酒后吐真言,问诸位大将:“朕自从贵为天子,即无日安乐,无餐安食,无夜安枕啊!”深怕他们也黄袍加身,大将们希望陛下指示生路,宋太祖劝他们到了安养天年的时候了,宴席欢畅而散,宋太祖又特加赏赐加冕,诸位大将先后辞行,都欢欢喜喜地去了。) 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这一明智之举,一直被后人所传颂。
2.地方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30页,谁来说一说,宋太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内患?
找得很准确,一起来看看
宋太祖通过这种文臣替代藩镇爪牙、长官三年一换,设置通判分权(解释什么是通判)的方式,加强了控制。我们通过一则史料,具体看一看,通判是如何分掉知州的权力的。
(出示材料)
除了这个,地方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对,财政上设置转运使,财政使的职责是什么,找到了吗?
对,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有这种中转的意思。
友情提示:财政上,将赋税收到中央的手里,这是不是间接断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财路啊,我们归纳一句话,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所以,上述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中央
宋太祖解决了地方权力过大的烦恼,那中央呢,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在中央,宋太祖又在烦恼宰相的权力过大。阅读课文,找一找宋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同学们找的很准确,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对,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下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那现在呢,宋太祖在宰相之下有分设了相当于副宰相的许多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请同学们思考,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比,宋太祖设置了这么多的机构,都是因为忌惮谁呀?
忌惮宰相的权力过大,比如设了中书门下分割行政大权、设了枢密院分割军政大权,同时设置了度支、盐铁和户部来分割财政大权。
师: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4.文化
在文化上,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唐朝的哪一项制度?
对科举制,在课本上找一找,宋代是如何进行科举制的改革和完善?
生: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全面,老师用九个字概括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就是“重科举、兴读书、人才出!”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宋太祖真可谓殚精竭虑、煞费苦心。
下面大家看这样两则材料:
材料一:“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买宝刀。”
材料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当时的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答案:赵匡胤创建宋朝以后,将禁军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大量启用文臣,并严禁武将干政。
这和北宋的什么样的政策有关? 重文轻武
为什么实行这样的政策?
它的表现是什么?
太祖这种军政分离的做法,得到了宋太宗等继任者的改进与完善。 在中央及地方实行文治,而武将的权限则大大削弱,形成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我的观点我做主
北宋重文轻武有什么影响?大家分成两组,认为重文轻武是好事的站左边,认为重文轻武是坏事的站右边。
所以同学们,我们学习历史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去评价。

我们今天了解了宋太祖的烦恼,我为他出谋划策,分析了当时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那宋太祖的烦恼都得到了解决吗?
那现在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北宋前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三)课堂小结: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史学家陈寅恪
而西方和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宋朝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
历史上,赵匡胤的烦恼凭借着他自己的睿智和大臣们的帮助,逐一解决了。他带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继续的一路向前,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像赵匡胤一样面对许多苦恼,这个时候要积极应对,寻求帮助,最终得以解决,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办法永远比问题多。好,非常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