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自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将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教学资源: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自转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
2.运用时差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设置课外实践活动,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4.学生查找有关地球自转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资料,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小明听说火箭队和公牛队在当地19:00点有一场比赛,中央电视台要直播,小明在19:00点准时打开电视机,却没看到这场比赛。为什么?
我观察 我思考
1.辨别昼夜半球的范围,当中国是白天时,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哪些国家是黑夜?
2.将地球仪转动180°,中国、美国各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经历一次白天和黑夜,需多长时间?
4.同纬度上的两点如北京、乌鲁木齐谁先见到日出?
7月最东端日出时间大约在2:00
7月最西端日出时间大约在6:00左右。
次数 观察时间 竿影长度 竿影方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动动手,量一量:竿影的长度和方向
1 在平坦的空地上垂直立一根竿子,并在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观察和测量竿子的影子。填写下表:
填一填:早上,竿影在 边;中午,竿影在_____边;下午,竿影在_____边; 时,竿影最短。
请你想一想,这个观察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3.创设地理情景
4.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