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1人教新课标版:1.2库仑定律 习题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选修3-1人教新课标版:1.2库仑定律 习题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6 12: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教案
课题
1.2 库仑定律
课型
习题课
教学
重点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2、库仑定律适用的条件。
依据: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教学
难点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依据: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默写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学生能说出库仑定律适用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
学生能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
理由: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具
教材、练习册、笔记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前
三分钟(基本概念规律记忆环节)
考察库仑定律表达式和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巡视
补充
答疑
课代表提问,
学生回答
更正
回忆库仑定律及表达式。
3分钟
验收基础知识
上节课知识复习
1
自主复习验 收
环 节
校对习题答案,进行自我批改,更正。
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补充鼓励学生
由一名学生上前校对答案
更正并思考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让学生参与校对答案中,主动学习。
3分钟验收课前知识的预习情况。
2
重、难点
突破
探究
环节(承接结果)
解决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3.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各用长为L的丝线悬挂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同种电荷,且电荷量分别为q1、q2时,两丝线张开一定的角度θ1、θ2,如图1-2-1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12A.若m1>m2,则θ1>θ2
B.若m1=m2,则θ1=θ2
C.若m1θ2
D.若q1=q2,则θ1=θ2
解析:选BC.这是一道带电体平衡问题,分析方法仍然与力学中物体的平衡方法一样.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补充学生回答的问题。并做规范板演。
提出问题,提示、补充、评价,
1、学生回答教师问题,学生补充,评价
2、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评价
3、学生总结解题思路
承接自主学习
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5分钟
3能力提升环节
11.质量均为m的三个带电小球A、B、C放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相邻球间的距离均为L,A球带电量qA=+10q;B球带电量qB=+q.若在C球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如图1-2-17所示,要使三球能始终保持L的间距向右运动,问外力F为多大?C球带电性质是什么?
图1-2-17
解析:由于A、B两球都带正电,它们互相排斥,C球必须对A、B都吸引,才能保证系统向右加速运动,故C球带负电荷.
以三球为整体,设系统加速度为a,则F=3ma①
隔离A、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对A:-=ma②
对B:+=ma③
联立①、②、③得F=70k.
答案:70k 负电荷
提出问题,提示学生解答问题
2、讲解、评价学生所做习题
总结解题步骤和思路
1、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例题的解答,自己分析类似习题
学生思考,记忆,模仿教师解题。
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4
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本节课知识体系
对学生总结内容给予补充
一名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其他同学补充
巩固本节所学,完成学习目标
4分钟
5
课堂
检测
环节
做检测习题
巡视学生做答。
公布答案。
展示优等生考试本。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试题作答。
同桌互批。
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掌握情况
6分钟
验收学习目标
下节课自主学习任务
布置下节课内容及作业:
1、用1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电场强度内容
2、完成练习册余下习题
2分钟
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教学反思
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