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意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意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9-29 08: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说课设计说课流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①明确地球自转概念、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②通过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比较能力和读图分析等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尝试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地理问题,并借助工具探究思路和对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材处理 一个疑点:解决“天转还是地转”的问题?认清地球的自转方向。
两个要点:太阳光照在不动的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主要解决好形成自转的两个基本要素:地球不透明,太阳光线几乎为平行光线。
两个重点:①太阳光照在自转的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主要解决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②地球上不同的经度的地区为何会有时间差异? 主要解决时差形成的原因。
施教流程二、不同地方时刻不同照片源自北京某饭店大厅的墙上计时钟 伦敦4:20 LUMDON、 开罗6:20 CAIRO、北京12:20 BEIJING、 纽约23:20 NEW YORK悉尼14:20 YDNEY
温哥华20:20 VANCOU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