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9-29 08:25:00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聚落与环境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图片说明聚落形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读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需要用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和使用各种图片进行比较,形成地理表象、提出地理问题。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地理概念、总结地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教学目标教 学 资 源第一、最重要的资源——教材
第二、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第三、形象直观的教具、学具
第四、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遥望家乡的小山村,我那可爱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门?……”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 。
讨论:你能描述上面歌曲中所谈到的聚落种类吗?歌曲联唱:一、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你愿意去这些地区久居吗?我发现的探究课题:聚落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聚落稀少或没有。 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水源充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易形成聚落。华北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聚落众多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没有聚落验证结论二、了解聚落的分布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以下地图,试分析说明世界上哪些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哪些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聚落稠密区——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工农业发展较早;
聚落稀疏区——高山、荒漠等,自然条件较差 。根据以上讨论结果,
你能说出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吗?小论坛:城市的不断发展
对环境又产生什么影响呢?三、了解聚落的民居建筑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观察我国南北方房屋建筑图片,你得到什么信息?这些民居建筑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想一想我的研究结果: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你有什么规律性结论?聚落的民居建筑,因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各民族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的差异,在外貌及建筑材料上都有差异。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 聚落与环境攀高峰竞赛1题6分2题10分1题10分2题10分1题12分2题15分恭喜你成功了再想想
继续努力细心判一判:1、聚落大都选择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
2、世界上聚落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
3、北方农村民居一般是平顶房,便于排水( )耐心填一填1、早期聚落大都选择 、 、 等自然条件 的地区。
2、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一些 地区, 比较发达。
3、世界不同分割的聚落建筑是由于 、各民族的 、 、 差异而形成的。 细心判一判:1.下列哪些地带易形成聚落( )
A.亚马孙平原 B.黄河中下游平原 C.伏尔加河流域 D.青藏高原
2.下列哪些气候区易形成聚落(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寒带气候
3.下列地区聚落较多的是(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非洲北部 D.南极洲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区聚落多 B.球场是聚落
C.聚落受环境影响 D.聚落在增长
该图片是描述什么地区
景观特征?简述理由。细心想一想请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说明上面图片中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在阿尔卑斯山区村落,人们用石板搭建成房子
(2)生活在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的居民,住在用棕榈建成的房子里。(1)此图是 洲的东部。
(2)东部气候为 。
(3)该地是世界人口 区,大部分人为 人种, 语使用人数最多。
(4)该地区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是 平原, 平原, 半岛河流中下游。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