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一、本课介绍:
这一课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乒乓球入手,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种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验中得到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本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引导学生经历 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 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实验了解气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教学难点:
通过小球的变化体会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用:热水,瘪的及破的乒乓球各一个、量筒、小烧瓶、气球
学生用(每组一份):热水、、量筒、小烧瓶、气球、、纸、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探究主题
师:上课之前,我问问大家都喜欢什么运动?
生: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
师:我也喜欢打乒乓球,那么在打乒乓球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今天我带来了一个乒乓球,课下玩时,不小心弄瘪了。大家
能想一个办法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生思考,(把乒乓球放在热水里,用嘴吹,用手捏,用吹风机吹等)
师演示把乒乓球放在热水里乒乓球会不会鼓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看到的现象。
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汇报交流,
1、师:为什么瘪的乒乓球会鼓起来?桌子上有实验报告单,同
学们讨论完后把实验猜想写在报告单上。
生开始讨论。
(师巡视指导,要求写具体,表述清楚,把字写好。)
(小组讨论,时间大约2分钟)
2、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乒乓球里的空气遇到热后,体积会膨胀变大,乒乓球就鼓起来了。)
三、实验探究,归纳推理
师:为了证实大家的猜想就得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些实验材料,有小烧瓶、量筒、气球。下面来开始讨论怎样使气球鼓起来。
生开始讨论。
(小组讨论,时间大约2分钟)
师:下面找同学说说你师怎样设计的?
生:把气球套在烧瓶上,然后把量筒内倒进热水,再把烧瓶放进烧杯里,气球就会鼓起来。
师:这样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
生:因为烧瓶里的空气受热体积变大,跑到气球里了,所以会鼓起来。
师:这样做气球会不会鼓起来,我们一块做实验。
学生朗读实验要求,师强调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生根据要求做实验。
师:我们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看看气球有什么变化?
生:我看到把气球套在烧瓶上,然后把量筒内倒进热水,再把烧瓶放进烧杯里,气球就会鼓起来。
师再把实验演示一遍。
师:是什么原因让瘪的气球鼓起来了?
小组进行交流。(大约2分钟),同时把烧瓶从量杯里拿出放在桌子上。
生说原因,师总结热使烧瓶里的空气体积变大,烧饼盛不下了,多出的空气就跑到气球里了,所以气球就变大。
师:在实验中有的气球能立起来,有的没有立起来,为什么?
生:热水的热度不一样,烧杯的厚度不一样,气球有的薄有的厚等。
师总结我们把气球套在烧瓶上,这就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不漏气,放在装有热水的量杯里,就会看到气球的变化,有的马上鼓起来,有的慢慢鼓起来,这都说明一个问题:空气遇到热以后体积变大。
接下来让同学讨论为啥气球从热水里拿出来后气球变小了。
生:是离开热水的时候,空气体积会变小。
师总结气体受热体积变大,气体受冷收缩,体积变小,这就是气体的性质热胀冷缩。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呢?说一说并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做出解释。
生:打足气的自行车放在太阳下暴晒,会发生内胎“放炮”的现象。
五、板书设计
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