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高三地理试题
时间 100分钟 分数 100分 2009-9-2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16日报道,天文学家宣布发现首颗太阳系以外的岩石行星——Corot7b,这为人类寻找宇宙生命燃起了新的希望。该行星在体积上与地球相当,但白天的温度高达1500摄氏度,这意味着不大可能有生物在那里繁衍。然而,这项发现却提示人们,银河中或许存在像地球一样宜居的行星。据此回答1-2题
1、Corot7b和地球同属于哪一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行星
2、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关于地球上诞生生命的自身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在地表形成适宜的温度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较为稳定的大气层
C.大小行星运行方向不完全一致,地球所处环境不安全
D.地球上气态水的形成为生命的孕育提供必要条件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一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3-4题。
3、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4、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阴影所示)。读图完成5-6题
5、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
6、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
A.7月22日22时 B.7月21日14时
C.7月22日20时 D.7月21日20时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11日在山东济南开幕。以“祝福祖国,共享全运”为主题的十一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于9月19日至27日、10月8日至15日在我省17个城市进行。结合下列火炬传递路线图(图三),回答7-9题
7、全运火炬在山东境内传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沙尘肆虐
B.我国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C.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并跨越赤道
D.火炬传递的起点城市和终点城市均为昼长夜短
8、济南有“泉城”的美誉,其泉水的形成最可能与哪一地质构造有关
A.向斜 B.盆地 C.降水 D. 石灰岩
9、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可以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图5中的M地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10-12题。
10、M地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期是
A.1月前后 B.3月前后
C.7月前后 D.9月前后
11、在M地进行天文观测时,北极星在该地
A.天顶上空 B.地平线之上
C.地平线之下 D.距地平高度约100
12、图中M地海拔高达4087米,其成因最可能是
A. 火山作用 B.断裂作用
C.板块碰撞 D.外力作用
图6是地球表面某地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 B.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中纬度
14、图中c d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d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c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d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c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15、调查资料显示,b点降水量远比a点多,原因可能是
A.b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B. b点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
C.b点位于信风的迎风坡 D. b点气温高,多对流雨
图7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问6点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16-18题。
16、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
A.②一③一④一①—②
B.①—②—③一④一①
C.②—①—④一③一②
D.①—④一③一②一①
17、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0°S,30°E)
B.(70°N,150°w)
C.(70°S.150°W)
D.(70°N,30°E)
18、该日前后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009年3月28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回答19-20题。
19、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四个城市位于东半球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一致
图9大圆为晨昏圈,图示部分为昼半球,五点坐标分别
为A(0°,0°)、B(0°,180°)、C(41°N,22.5°E)、
D(41°N,157.5°E)、E(15°W),读图回答21-23题。
21、图中C至D最短航程的航行方向为
A.先向北再向南
B.先向南再向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22、E点的昼长为
A.14时 B.18时 C.9时 D.12时
23、关于此季节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华北平原正是小麦返青的季节
B. 我国北方地区雷雨天气较多
C. 阿尔卑斯山区正是滑雪的好季节
D. 我国南方柑橘收获的季节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2009年9月14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动工建设,预计将于201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东经11度、北纬19度。结合地图,回答24-25题
24、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C.温度较高,可利用发射时期长
D.频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
25、该日北京时间12点时,文昌的太阳位于
A.南偏东 B.南偏西 C.北偏东 D.北偏西
图1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26-27题。
26、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27、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 B.Ⅱ——③
C.Ⅲ——⑤ D.⑥ ——I
中新社香港九月三日电 雅加达消息:印尼西爪哇省二日发生的7.4级强烈地震,最新消息称,目前已造成至少五十七人死亡,另有数十人被埋于地震引发的泥石流中。据此回答28-29题
28、关于印尼地震多发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汇处
B.处于生长边界处,地壳活跃
C.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D.用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其成因
29、地震发生后,其释放的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关于地震波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B.在通过地球内部莫霍面时,横波速度突然减小为零
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容易导致地震波的形成和传播
D.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可以导致“磁暴”的发生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0-31题。
30.图12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A. A B. B C. C D. D
31.下列统计图或示意图(图13)反映的地理现象,与②地区相符的是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32-34题。
32、上右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200米<H<1500米 3℃<T<4.8℃
B.1000米<H<1300米 3℃<T<4.8℃
C.1500米<H<1800米 6℃<T<7.8℃
D.1200米<H<1500米 6℃<T<7.8℃
33、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米 200米 B.500米 150米
C.500米 100米 D.50米 100米
34、关于上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下图为某地沿纬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35-37题。
35、若甲地西侧临近海洋且盛行西风,则
A.太阳辐射量:甲地>乙地
B.气温:甲地=乙地
C.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D.气温:甲地<乙地
36、若丙地位于青藏高原,丁地位于云贵高原,丙地年太阳辐射量大于丁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丙地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
B、丙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C、丙地植被茂密,丁地阴雨天多
D、丁地海拔低,降水少,太阳高度角小
37、若对山坡植被过度砍伐,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B、地下水位升高
C、暴雨时坡而水流速度减慢 D、冬季河流径流量增大
38、一个“天文单位”长度就是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即1.5( )
A. 千米 B.万千米 C.亿千米 D.光年
39、软流层在结构上属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40、下列岛屿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A.塔斯马尼亚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台湾岛 D.冰岛
二、综合题
41、 (16分)下面右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什么 并简述理由。(4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4分)
(4)本着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请你为该区域的能源开发利用献计献策。(4分)
42、下图中的AB线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是 。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4)图示这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日出、日落的方向是分别是
A东北、西南 B东南、西南 C正东、正西 D东北、西北
(5)在此季节内,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杭州湾盐度达一年中最小 B.开普敦正处于多雨季节
C.长江流域开始进入梅雨季节 D.我国北方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
43、读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12分)
(1)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甲地的昼长为 小时;两地的时差为 小时。
(2)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3)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4)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A D C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A B B B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B A D A B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A A D B A C B D
41、(共16分)
(1)背斜(2分) 中心地层年代较老,两翼地层年代较新。(2分)
(2)①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②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
③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3)①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 (2分)
②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2分)
(4)①积极营造薪炭林;
②大力开发小水电;
③推广普及沼气等。 (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42、(每空2分,共12分)
(1)20°S,110°W 自20°S向北、向南递减
(2)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
(3)3时20分
(4)B
(5)D
43、(每空2分,共12分)
(1)14 ; 12 ; 10 。
(2)300 W , 00 。
(3)150N 。
(4) B
①
图12
A
B
C
D
③
②
图13
图14
图15
0 6 12 18 0 6 12 北京时间
90
75
60
45
30
太阳高度(°)
杭州
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