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5物体的颜色精选课件+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5物体的颜色精选课件+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7 10:17:59

文档简介










5.5 物体的颜色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透过树丛的光束; 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
C.用鱼叉叉水中的鱼; 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
【答案】D。
【解析】A.透过树丛的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此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用鱼叉叉水中的鱼;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看到的是各种颜色的彩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B.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C.在河边看到清澈的河底变浅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与现在相比将延后
【答案】D。
【解析】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不是光的折射,故A错;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是紫外线,故B错;看到河底变浅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C错;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就不存在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太阳光是光的直线传播过来的,太阳光就不会早早的出来,正因为由大气层存在,太阳还没有出来前,由于大气层的折射现象,光线早早射入我们眼睛,所以我们能提前知道太阳出来了,故D正确。
3.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倒影”—光的反射;D.形影不离—光的折射
【答案】C。
【解析】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不是色散,故A错;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引起的,不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水中倒影,是由于水岸上的物体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射入我们眼睛看到的,故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C正确;形影不离,说的是物体和物体影子总是在一起的,物体走到哪里影子跟到哪里,但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
4.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答案】A。
【解析】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日食形成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人在平面镜中成像与人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无关,故C错;红外线具有较好热效应,不具有杀菌作用,故D错。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C.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D。
【解析】立竿见影中的“影”是“杆”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反射现象,故A错。“潭清疑水浅”好像水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池水映明月”属于光的反射,故B错。照毕业照时成像是实像,平面镜成像是虚像,故C错。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6.(2017?临沂)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 B.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光污染是因为漫反射造成的;D.照相机拍照时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B。
【解析】海市蜃楼是由于更多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A错;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故B正确;光污染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是镜面反射引起的,故C错;照相机拍照时所成的像是实像,故D错。正确答案是B。
7.(2017?鄂尔多斯)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黑板左端反光;B.月食的形成;
C.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答案】B。
【解析】A.黑板左端反光;是由于黑板太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的原因。
B.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C.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露珠相对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B。
8.(2017?福建)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影子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湖中倒影是光的反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雨后彩虹是个的色散;只有日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此题答案是B。
9.(2017?云南)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答案】C。
【解析】A.月光下的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光的这是引起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引起的现象,符合题意。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不符合题意。答案是C。
10.(2017·大连)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
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答案】D。
【解析】日食、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光的复合,是三原色混合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泳池的池底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此题答案是D。
11.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答案】色散、绿。
【解析】白光通过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颜色排列的彩色光谱,这就是光的色散。雨后的天空存在大量小雨滴,小雨滴就相当于三棱镜,太阳光通过小雨滴折射,形成彩色光带,也就是我们说的彩虹,所以,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由这三种颜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所以叫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出现的各种颜色就是在这三原色基础上得出的。所以,正确答案是:光的色散、绿。
二、提升训练
1.(2017·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答案】C。
【解析】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此话正确。光的色散就是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彩色光的现象。此说法正确。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此说法正确。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此说法错误。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像与物等大、对称、反向的虚像。平面镜成像不会是实像,故C错误。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此说法正确。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水中的传播速度。故D的说法正确。此题答案是C。
2.(2017·济宁)如图中的光学实验研究出的物理规律不能解释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是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影子的形成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此对应关系正确。
B图,是光的折射实验;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此对应关系正确。
C图,是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的折射引起的现象,故此对应关系不正确。
D图,光的色散实验;彩虹的形成正是光的色散引起的,故此对应关系正确。
唯一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C图;故答案是C。
3.(2017·荆门)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 )。

【答案】D。
【解析】A、镜中的人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C、月食、桌面苹果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错误。
D、被放大镜放大的图案是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
4.(2017·金华)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D.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反射
【答案】C。
【解析】A、“彩虹,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手影,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
D、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筷子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看起来向上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5.(2017·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答案】D。
【解析】A、透过树丛的光束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
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C、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用鱼叉叉水中的鱼时应向下查,故与题意不符。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
6.(2017·广元)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
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C。
【解析】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
B、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小明向平面镜靠近时,人的大小不变,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也不变,故B错误;
C、光由水斜射如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C正确;
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
7.(2017·佛山)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解析】小孔成像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它所成的像是实际投射到屏上形成的,故是实像,A错;远视眼是因为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这就应该带能汇聚光线的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故B错;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色光属于光的色散,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C正确;漫反射也是一种反射现象,照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
8.(2017·常德)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D.海市蜃楼
【答案】C。
【解析】A、“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的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
B、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实质为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介质的不均匀使光路发生改变的缘故,因此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17·苏州)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树荫下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
【答案】C。
【解析】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但色散也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树荫下的光斑是光通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汽车后视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此题答案是C。
10.(2017·大连)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
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答案】D。
【解析】日食、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光的复合,是三原色混合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泳池的池底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此题答案是D。
11.(2017·百色)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答案】色散;绿。
【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
12.(2017·黔东南州)2013年12月4日上午8时25分左右,南京鼓楼区煤炭港的市民通过天空中的雾霾居然看到了“一大一小”两个太阳,其周边还有暗红色光晕,如图所示.通过暗红色的光晕,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人们看到的“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 后所形成的虚像。

【答案】复色光;折射。
【解析】雾霾的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呈现暗红色的光晕,光晕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由此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
因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所以当光线通过其表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与折射而成虚像,这就是人们看到的“小太阳”。
故答案为:复色光;折射。













8


(共18张PPT)
中物理
第五章 第五节
物体的颜色

1
课堂导入
观察与思考
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光现象
雨后彩虹
阳光下的肥皂泡
五颜六色的花海
提出问题
1.彩虹和五彩的肥皂泡是如何形成的?
2.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颜色的?这又是什么光现象?

1
课堂导入
观察与思考
动手做一做
右图,是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的现象
三棱镜
一束白光
白光束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在三棱镜后面形成七彩光谱带。如何认识这一光现象?
思考
1.白光是由其他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不同颜色的光,经三棱镜折射程度不同;
3.我们把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
学习目标
1.认识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色散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色散现象;
4.了解复色光的概念并认识物体颜色;
5.了解光谱的概念

3
课堂活动(一)—1.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的产生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三棱镜后折射程度不同造成的
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形成的彩色光带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我们称之为光谱。红光折射程度最轻,紫光折射程度最大。
师生互动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色散的例子?

3
课堂活动(一)—1.光的色散
师生互动
雨后的彩虹、吹向天空的肥皂泡、飘在水面上的油污、钻石的颜色等。
问题的提出
白光通过三棱镜或其他透明物质时,为什么会产生色散现象?
1.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或其他透明物质时,发生折射程度不同。

3
课堂活动(一)—2.复色光
复色光
是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三原色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红、绿、蓝
三原色(红、绿、蓝)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3
课堂活动(一)—3.光谱
光谱
复色光经过色散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称为光谱
红外线
红光之外的辐射叫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紫外线
在紫色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杀菌能力强

3
课堂活动(一)—3.光谱
可见光的颜色
在可见光范围内,我们看见物体的颜色又怎么理解呢?
我们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过来的光射入眼睛看到的。看见物体不同的颜色也是这个道理;如看见红色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红光或物体反射红光射入眼睛产生的。
讨论与思考
白光照射到红色衣服上,我们为什么能看见衣服是红色?
白光是复色光,包含有七种颜色,白光照射到红色衣服上,红色衣服只反射红光,其它颜色的光被衣服吸收了,故只能看见红色

3
课堂活动(一)—4.随讲随练
D
1.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的灯光;B. 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
C. 公园丽五颜六色的花朵; D. 雨后天空的绚丽彩虹
2.彩色电视的色彩是由不同色光组合而成,自然界中的色光三原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紫、绿、蓝 D、紫、黄、蓝。
A

3
课堂活动(一)—4.随讲随练
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舞台赏表演时穿的连衣裙的上部是白色,下部是红色。表演开始时其他灯源关闭,只有蓝光打到演员身上,则台下观众看到演员的连衣裙颜色是( )。
A、上部白色,下部红色;B、上部白色,下部蓝色;
C、上、下部都是蓝色; D、上部蓝色,下部黑色
C
C

4
课堂小结

5
典例分析
考点一:光的色散
典型例题 1
C
(2019·益阳)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5
典例分析
考点一:光的色散
迁移训练 1
C
(2018·临沂)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5
典例分析
考点二:复色光
典型例题 2
(2017·宿迁)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D

5
典例分析
迁移训练2
考点二:复色光
(2017·盐城)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C

5
作业
1.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2.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5
作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4.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