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0-04 13:32:00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施教流程预期效果 教学目标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充分发展、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结合本课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图片资料,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阅读气候直方图、景观图等各种地理图像,获取有用地理信息,培养或提升读图能力。通过完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填充表格,培养学生概括、比较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帮助学生认识气候与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优化教学资源学生生活体验相关的网站和图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内容。基于此特点,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采取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起来。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分析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前两节已讲述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之后,教材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作具体分析,而是设计相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集湘教版本之所长,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素材,丰富并“活化”教材,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教学资源。温故知新明目标图文对照懂事理施教流程读图对比找规律 自主评价再提升温故知新明目标 阅读气温分布图
降水量分布图 阅读技巧:“三看”
一看读数
二看疏密
三看走向 温故知新、夯实基础;熟读地图,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好技能的铺垫。 读图对比找规律 路线一 哈尔滨--北京--广州路线二 北京--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路线三 重庆--拉萨路线一

哈尔滨--北京--广州北京--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路线二重庆--拉萨路线三 创设情境,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观察特征、比较异同,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图文对照懂事理生活体验1 纬度位置 生活体验2 海陆位置生活体验3 地 形太阳高度角与地面受热的关系生活体验1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早晚气温的变化
影子长短的变化 小实验
太阳高度与气温赤 道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夏天海边渡假,白天沙滩上的温度和海水温度的差异。生活体验2 小实验:在阳台上准备一盆水和一盆沙,半小时后,将手伸入水和沙中,体验两者温度的差别。60°N 40°N 生活体验3 暑假登泰山,
穿棉衣 观日出。北冰洋冰川近两年以原来10至15倍的速度在消失2005年8月的格陵兰冰川
1999年夏季的格陵兰冰川全球变暖
海面上涨
岛国陆沉
这是一根清晰的链条,也正是图瓦卢等国近日要状告欧美相关大企业的缘由。图瓦卢优化学教过程、关注学生主体。
描述地理现象、分析现象成因。
注重生活体验、重视思维拓展。自主评价再提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一理自我评价表评一评 “理一理”既可以检测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渗透学习方法。
“评一评” 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根据学生自评的情况,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预期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有适当的信息量,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运用活跃思维的教学因素,给学生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力求做到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有通畅的反馈渠道,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使教育教学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同师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达到较好的结合。预设问题: 可能出现最大的障碍就是运用情境中的材料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决办法: 在学习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以体验式学习方式突破重难点。有人有情有趣有度有序有效路线三
上海拉萨 谢谢大家!地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