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兰亭集序》课件(3)(鲁人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4.9《兰亭集序》课件(3)(鲁人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30 18: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兰亭集序王羲之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兰亭
???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之一,一直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近十几年中,因“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更盛。 ? 关于“序“
??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重要词句(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省主语)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全,都。 列坐其次: 旁边,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 用来。 足以极视听之娱: 动词,穷尽。记会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清流激湍茂林修竹流觞曲水流觞曲水暮春之初崇山峻岭重要词句(二)夫人之相与 夫:发语词。之:取独。 取诸怀抱: 之于。 虽取舍万殊 : 即使。及其所之既倦:及:等到。之:动词,到达。 终期于尽 : 到。 感叹死生亦大矣欣于所遇 快然自足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重要词句(三)喻之于怀 :明白。 一:动词,看作一样。 齐:动词,看作相等。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由今之视昔: 通“犹”。 其致一也: 情趣。 明意昔今兴感 若合一契一生死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览者 将感于斯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 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思考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参考再 见制作: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