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变压器
[学习目标] 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知道什么是理想变压器.2.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重点)3.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重点)4.能够利用变压比、变流比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关变压器的实际问题.(难点)
一、认识变压器
1.用途: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2.构造: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
(1)原线圈:跟电源相连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
(2)副线圈:跟负载相连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
3.原理: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的磁通量不仅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所以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在副线圈两端接入负载,负载中就会有交变电流.
二、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
1.铜损和铁损
(1)铜损:变压器的线圈有内阻,电流通过时发热所损失的能量.
(2)铁损:铁芯在交变磁场中反复磁化,产生涡流,使铁芯发热所损失的能量.
2.理想变压器: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3.电压与匝数关系: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这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即=.
4.功率关系: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
5.电流与匝数关系:原、副线圈中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即=.
6.两类变压器:n2>n1,能使电压升高的变压器叫作升压变压器;n2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所用的比较好的变压器就是理想变压器.(×)
(2)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
(3)输入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输出交变电流的电压就越高.(×)
(4)变压器能改变所有电流的电压.(×)
(5)我们可以根据变压器线圈导线的粗细判断其匝数的多少.(√)
2.(多选)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有( )
A.交流电的频率 B.磁通量的变化率
C.功率 D.交流电的峰值
ABC [理想变压器没有漏磁,没有能量损失,所以原、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相同,原、副线圈中功率相同,B、C正确;变压器能改变交流电的峰值但不改变交流电频率,A正确,D错误.]
3.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220 V正弦交流电压时,副线圈上仅接有阻值为10 Ω的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4 V.若将副线圈的匝数增加100匝,则通过副线圈上此电阻的电流增加1.1 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 )
A.200 B.2 000
C.50 D.500
B [由题意知,当副线圈匝数增加100匝时,电阻上的电压U2′=U2+ΔIR=44 V+1.1×10 V=55 V
又由=,=,可得,
=,=
解得n1=2 000,故B正确.]
对变压器原理的理解
1.变压器的变压原理是电磁感应.如图所示,当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U1时,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都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副线圈是闭合的,则副线圈中将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要引起感应电动势.
2.由于互感现象,原、副线圈间虽然不相连,电能却可以通过磁场从原线圈传递到副线圈.
3.能量转换方式为原线圈电能→磁场能→副线圈电能.
【例1】 (多选)如图所示为汽油机中点火装置的示意图,它使用的是12 V直流电源,在变压器的输出端却可得到高达10 000 V的高压,开关是自动控制的,欲使副线圈两端得到一个高压,应使( )
A.开关总处于接通状态 B.开关在接通时断开
C.开关在断开时接通 D.开关总处于断开状态
BC [欲使副线圈两端得到一个高压,必须使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原线圈中的电流必须发生变化,只有在开关闭合、断开瞬间原线圈中电流才有变化,故选B、C.]
(1)变压器只对变化的电流起作用,对恒定电流不起作用.
(2)变压器的两个线圈之间通过磁场联系在一起,两个线圈间是绝缘的.
(3)变压器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4)若直流电的电压是随时间变化的,也可以用变压器改变电压.
1.如图所示,甲图中两导轨不平行,而乙图中两导轨平行,其余物理条件都相同,金属棒MN正在导轨上向右做匀速运动,在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将观察到( )
甲 乙
A.L1、L2都发光,只是亮度不同
B.L1、L2都不发光
C.L2发光,L1不发光
D.L1发光,L2不发光
D [甲图右侧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时刻变化,在甲图的右侧线圈中形成变化的电流,能发生电磁感应,在左侧线圈和灯L1中产生感应电流,灯L1发光.乙图右侧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在乙图的右侧线圈中形成恒定不变的电流,不能在左侧线圈和灯L2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灯L2不发光.正确选项为D.]
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1.电动势关系:由于互感现象,且没有漏磁,原、副线圈中每一匝线圈都具有相同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1=n1,E2=n2,所以=.
2.电压关系:由于不计原、副线圈的电阻,因此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E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E2,所以=.当有n组线圈时,则有:==…
3.功率关系:对于理想变压器,不考虑能量损失,P入=P出.
4.电流关系:由功率关系,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U1=I2U2,得==.当有多个副线圈时,I1U1=I2U2+I3U3+…得I1n1=I2n2+I3n3+…
5.升压、降压变压器
n1n2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例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0∶1,两个标有“12 V 6 W”的小灯泡并联在副线圈的两端.当两灯泡都正常工作时,原线圈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的)的示数分别是 ( )
A.120 V,0.10 A B.240 V,0.025 A
C.120 V,0.05 A D.240 V,0.05 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D [由于灯泡正常发光,所以U2=12 V,
根据=解得U1=240 V;
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I2=2=1 A,
根据=解得I1=0.05 A,故D正确.]
1.理想变压器不改变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
2.(1)=,无论副线圈一端是空载还是有负载,都是适用的.
(2)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U1和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共同决定.
由=得,==.
(3)若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有=,=,…,即电压关系仍成立.
训练角度1:理想变压器规律的应用
2.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 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C.该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D.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为220 V,频率为50 Hz
D [由图象可知电源电压的有效值U1==220 V,频率f==50 Hz,D正确;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2=U1=36 V,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2max=36 V,A错误;由于==,B错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C错误.]
训练角度2: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
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 000匝,两个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2=50匝和n3=100匝,L1是“6 V 2 W”的灯泡,L2是“12 V 4 W”的灯泡,当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流时,两灯泡均正常发光,那么原线圈中的电流为( )
A. A B. A
C. A D. A
C [由电压关系==
解得U1=120 V,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P入=U1I1=PL1+PL2
解得I1= A,C正确.]
理想变压器动态问题分析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U1决定,即U2=.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2决定,即I1=.
3.负载制约:(1)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
(2)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确定,I2=;
(3)总功率P入=P2,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由输出功率决定的.
4.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1)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R→I2→P2→P1→I1.
(2)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n1、n2→U2→I2→P2→P1→I1.
【例3】 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 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增大
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
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
思路点拨:①原副线圈两端电压是否变化?②A2增大,说明电阻如何变化?③由==得=,求.④V3示数的变化根据U3=U2-I2·R0判断.
D [电压表V1的示数和a、b间电压的有效值相同,滑片滑动时V1示数不变,选项A错误;电压表V2测量的电压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原、副线圈匝数不变,输入电压不变,故V2示数不变,V3示数为V2示数减去R0两端电压,副线圈中电流增大,易知R0两端电压升高,故V3示数减小,选项B错误;理想变压器U1I1=U2I2,则U1ΔI1=U2ΔI2,ΔI2>ΔI1,故U2
理想变压器动态问题的处理方法
(1)首先抓住三个制约关系: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输出功率P2决定输入功率P1.
(2)把副线圈当作电源,研究副线圈电路电阻变化.
(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定副线圈电流的变化、功率的变化.
训练角度1:负载变化引起的电路变化分析
4.(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回路中有一定值电阻R和两个小灯泡L1、L2,最初开关S是断开的,现闭合开关S,则( )
A.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
B.灯泡L1变亮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电阻R中的电流变小
AC [闭合开关S,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选项A正确;副线圈输出电流增大,电阻R中的电流变大,灯泡L1两端电压降低,灯泡L1变暗,选项B、D错误;电流表A1示数变大,选项C正确.]
训练角度2:原副线圈匝数比变化引起的电路动态问题
5.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270匝,P是副线圈上的滑片,当P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时,副线圈连入电路的匝数n2=135匝,电容器C恰好不被击穿,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R是滑动变阻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若向下移动P,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
B.若保持P不动,向下移动R的滑片,灯泡变暗
C.若保持R的滑片不动,向下移动P,灯泡变亮
D.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11 V
D [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U1==22 V,当P位于题图乙所示位置,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2=U1=11 V,电容器C恰好不被击穿,若向下移动P,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减小,有Q=CU可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减小,故A错误;若保持P不动,向下移动R的滑片,R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变亮,故B错误;若保持R的滑片不动,向下移动P,则副线圈的电压变小,灯泡变暗,故C错误;电容器击穿电压的最大值U′m=U1=11 V,故D正确.]
课 堂 小 结 知 识 脉 络
1.互感现象是变压器的工作基础,变压器工作时有能量损失,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叫作变压器的效率.理想变压器的效率为100%.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为=.3.如果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只有一个,则P1=P2,即U1I1=U2I2,得出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为=.4.所有变压器不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理想变压器不改变功率.
1.(多选)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穿过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是10∶1
B.穿过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
C.原、副线圈每一匝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之比为10∶1
D.正常工作时,原、副线圈的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1
BD [对理想变压器无磁通量损漏,因而穿过两个线圈的交变磁通量相同,磁通量变化率相同,因而每匝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电压与匝数成正比,选项B正确,A、C错误;对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D正确.]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12 m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
A.3 mA B.0
C.48 mA D.与负载R的值有关
B [变压器只能工作于交流电路,不能工作于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源的电路,导体棒向左匀速切割磁感线时,在线圈n1中通过的是恒定电流,不能引起穿过线圈n2的磁通量变化,在副线圈n2上无感应电动势出现,所以A2中无电流通过.]
3.如图为一与电源相接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是I1,副线圈中的电流是I2,当副线圈中的负载电阻变小时 ( )
A.I2变小,I1变小 B.I2变小,I1增大
C.I2增大,I1增大 D.I2增大,I1变小
C [因为匝数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当电阻变小时,根据公式I2=,I2增大,又因为=,不变,当I2增大时,I1也增大,所以C正确.]
4.(多选)如图甲所示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 Ω,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 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电流表的示数为2 A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
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0 Hz
ACD [由题意可知原线圈电压为220 V,副线圈电压为110 V,==,故B选项错误;由图乙可知原线圈中的电压频率为50 Hz,D选项正确;由副线圈电路可求得电流为2 A,故A选项正确.]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