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7 09: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要 点 讲 解
要点一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如冰变为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过程是吸热过程,如冰熔化成水,要吸收热量。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如水结成冰,要放出热量。
熔化和凝固是两个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判断物态变化是否属于熔化或凝固,关键是确定物质是不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是从固态向液态转化还是从液态向固态转化。
经典例题1 一天小明收看节目时,看到记者报道这样一则消息:一行人被楼顶檐上的冰溜子砸成重伤。小明分析了冰溜子形成的原因。原来是雪后楼顶上集聚一层雪,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一部分雪因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而__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水从楼顶檐流下时又遇冷__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时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久而久之形成大冰溜子埋下安全隐患。请你写出一条遇到类似情况行人安全通行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楼顶上集聚一层雪,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一部分雪因从太阳光吸收热量,由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顺着房檐流下,属于熔化过程;因为天气寒冷,在流下的过程中,水向外放出热量,又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而形成冰溜子,属于凝固过程。遇类似情况行人安全通行的方案有:①通行时应与楼房保持一定距离;②把冰溜子清除掉;③随时注意观察冰溜子是否有掉下的可能等(合理即可)。
答案:吸热 熔化 凝固 放热 通行时应与楼房保持一定距离
知识点二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1.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
2.晶体的熔化、凝固的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二是继续吸热或放热。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3.熔化和凝固图像
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熔化和凝固过程,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描述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物态变化
图像
说明


熔化
AB段:固态,吸热,升温
BC段: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CD段:液态,吸热,升温
凝固
AB段:液态,放热,降温
BC段: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CD段:固态,放热,降温



熔化
硬→软→稠→稀→液态 温度不断升高
凝固
稀→稠→软→硬→固态 温度不断降低
温度达到熔点的物质的状态,既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4.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点、凝固点
物态变化中的温度变化
晶体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
非晶体
没有
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凝固时温度不断降低
经典例题2 有A、B两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2)该晶体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时间。
(3)该晶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4)由晶体图线分析可得:3min时物体处于________态,8min时处于________态,12min时处于________态。
解析:(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A是晶体,它的熔点是80℃。(2)该晶体在5~10min内的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用了5min的时间。(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4)由晶体图线分析可得:该晶体在0~5min内处于固态,吸热升温,3min时物体处于固态;在5~10min内处于熔化过程,8min时处于固液共存态;10min以后处于液态,吸热升温,12min时处于液态。
答案:(1)A 80℃ (2)5 (3)吸 不变 (4)固 固液共存 液
易错易混警示 对于晶体处于熔点时的状态不清楚而导致错误
对于晶体的温度正好处于熔点时,多数同学往往认为晶体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当它刚达到熔点时,仍然是固态,只有继续吸热才会逐渐熔化,呈固液共存状态;在刚好完全熔化为液态时,它的温度仍为熔点。因此,晶体温度处于熔点时的状态有三种情况:(1)固态;(2)固液共存状态;(3)液态。
经典例题3 萘的熔点是80℃,那么温度为80℃的萘(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D.可能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解析:晶体处于熔点时的状态有三种情况:刚达到熔点时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刚好熔化完毕时处于液态。萘的熔点是80℃,若其温度恰好为80℃,萘可能全部为固态,也可能全部为液态,还可能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答案:D
当 堂 检 测
1.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冰雪遇暖消融 B. 冬天江河结冰
C. 春天白雾弥漫 D. 阳光下露珠变小
2. 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过程   B. 先熔化后凝固
C. 熔化过程 D. 先凝固后熔化
3. 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涉及凝固现象的是(  )
A. 春天,积雪消融 B. 夏天,雾绕丛林
C. 秋天,露湿青衫 D. 冬天,冰封湖面
4. 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  )
A. 液化吸热 B. 熔化放热
C. 凝固吸热 D. 熔化吸热
5.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6. 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
B.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C. 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
D. 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7.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 冰的熔化过程 B. 蜡的熔化过程
C. 玻璃的凝固过程 D. 海波的凝固过程
8. 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常放在铺满一层厚厚碎冰的“冰床”上,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9. 有一种“神奇恒温杯”,其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的 、 特点。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 是晶体物质,它的熔点是 。其中熔化的过程用了 分钟的时间。
甲 乙
11. 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同学们经过讨论,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保温盒。
(1)其中药品应放置于 (选填“A”或“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 (选填“铝合金”“发泡塑料”或“砂石”)。
(3)关于放置在保温盒内的低温物质的选择,小明认为只要放普通冰块即可,小华却认为应该放置由盐水凝固而成的冰块(简称“盐冰”)。你支持 的选择,依据是:①这两种冰, 的熔点更低;②便于 (题目中的某段文字)。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 A 2. B 3. D 4. D 5. C 6. B 7. D
8. 吸热 不变
9.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0. 甲 80℃ 5
11. (1)B (2)发泡塑料 (3)小华 ①盐冰 ②在0℃以下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