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统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课后练部分24 月迹 果实累累(léi lěi)
袅袅(niǎo liǎo)
嫦(cáng cháng)娥(é wǒ)
嫉(jī jí)妒(hù dù)
瓷器(cí cì)1.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根据意思写词语。(1)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行动所留的痕迹。 ( )
(2)我们都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 )
(3)望着她的狂样儿,我们心里却有了一丝忌妒。 ( )
(4)我们便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 )踪迹面面相觑嫉妒争执3.品味句子。(1)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这里写出月亮形状的变化:“ —— —— ”。其中从“长了腿”可以分析出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不断升高的过程写得很生动。?
(2)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句话写出作者的独特感受,流露的情感是( )。
A.失望、难过 B.悔恨、悲观
C.兴奋、惊喜 D. 生气、讨厌
半圆 满盈 白道儿 拟人 C 4.回顾课文,完成练习。(1)本文是按照“盼月亮—— 月亮—— 月亮”的顺序展开的。?
议 寻 4.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好奇。
B.文章中“奶奶”这个人物形象有普天下所有奶奶的共性,对孩子的任何要求总是尽量满足,有些溺爱。
C.作品通过山村儿童追寻月迹的行踪,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中秋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和慷慨。
D.文中,作者借助竹帘、镜子、桂树、葡萄叶儿、瓷花盆儿、爷爷的锨刃儿、小河、孩子的眼睛、沙滩等事物,清晰地描绘出月亮移动的踪迹。B5. 那一轮明月,总会引起人无尽的遐思,填一填诗句,欣赏古诗中的月色。(1) ,天涯共此时。?
(2)大漠沙如雪, 。?
(3)野旷天低树, 。?
(4) ,清泉石上流。?
(5)露从今夜白, 。?海上生明月 燕山月似钩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月是故乡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