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要 点 讲 解
要点一 声音的产生
1. 探究声音的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2.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经典例题1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铃,马上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
A. 手吸收了声音 B. 手太用力了
C. 手使铃停止了振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用手握住自行车铃,铃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答案:C
要点二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多数是空气传播的。
声音不仅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经典例题2 航天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对话,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解析: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是真空,所以声音不能在太空中传播,故航天员在飞船舱外不能直接对话。
答案:B
要点三 人怎样听到声音
1. 声源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形成了疏密相间的状态,并且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了声波。声波传播到人的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我们便听到声音了。
2.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人们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要点四 声速
1.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并被反射回来,被我们听到,这就是回声。结合前面学过的速度公式,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
2. 声速
名称
内 容
定义
在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
因素
①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②与温度有关
大小
①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②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经典例题3 在晴朗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停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 10.30秒 B. 10.59秒 C. 10.88秒 D. 10.18秒
解析:光传播100m需要的时间非常小,可以略去不计,认为在终点的计时员看到发令枪的烟火时刻,就是运动员起跑的时刻;声音在空气中传播100m所需时间为t2=≈0.29s,声音传播100m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不能略去。如果位于百米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开始计时的时刻比运动员起跑时刻晚0.29s,记录时间比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少了0.29s,故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10.59s+0.29s=10.88s。
答案:C
易错易混警示 对声音的反射(回声)理解不清
经典例题4 如图,如果一个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A. 高山距我们大约1700m B. 高山距我们大约3400m
C. 高山距我们大约170m D. 高山距我们大约340m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再反射至发声处通过的路程是发声者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两倍,所以高山与我们的距离约为:s=vt=×340m/s×10s=1700m。
答案:A
当 堂 检 测
1. 通常我们能够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有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存在 B. 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 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 人们看到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
2. 吹笛子发声主要是( )
A. 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 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 吹笛人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 是笛管外空气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3.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 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 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4. 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不觉得声音有多大,这主要是因为( )
A.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 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的
D. 饼干太干了
5. 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 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 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 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6. 近几年,世界各地不断发生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A. 大声呼救
B. 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 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7. 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8. 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能够传声;“土电话”表明 能够传声;同学们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9. 如图所示小纸片在发声的扬声器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由这些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
产生的,这是应用 的研究方法。
10. 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 B 2. B 3. D 4. C 5. D 6. D 7. D
8. 液体 固体 空气
9. 物体振动 转化法
10. 272 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