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方式,其主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封建主义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革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12年6月1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5岁生日庆典
2011年4月19日威廉王子与平民女子凯特的“世纪婚礼”
王室情结渗透到英国人血液:2011年4月,英国《卫报》随机调查了1003名英国成年公民,结果显示,近七成英国人认为实行君主立宪使得英国在全世界受到尊重。90%的受访者相信未来十年英国仍然需要君主。
英国王室的“风光”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英国王室的“无奈”
2008年,英国政府以举办2012年奥运会为由拒绝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出的额外拨款维修白金汉宫的要求,王室负担不起昂贵的装修费用,不得不下令把工程冻结3年。
2010年女王要求议会加薪,以填补皇室600万英镑的财政赤字。据悉,这是她20年来第一次要求加薪。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经济:
3、政治:
2、阶级: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英国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人利用有力的地理位置拓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主义经营式的农场。
材料二:由工厂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有些贵族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603年詹姆士一世建立斯图亚特王朝
詹
姆
士
一
世
查
理
一
世
宣扬“君权神授”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多次解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英国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无地王约翰”
John Lackland
1、法律限制王权:1215年《大宪章》
《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英国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2、议会限制王权:13世纪末,英国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议会分为上、下两院,
上院又称贵族院,
下院又称平民院(骑士和平民的代表)
议会掌握征税、颁布法律等权利
1265年,召开了第一次议会,这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
专制统治
詹姆士一世
“君权神授”
“强制征税”
查理一世;
随意解散议会无视议会权力
议会和国王矛盾激化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3世纪末英格兰
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议会掌握权力”
1215年《大宪章》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加强王权
限制王权
1、经济:
3、政治:
2、阶级: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4、历史传统:
法律与议会限制王权
经济上:任意征税
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解散议会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革命的的发生(过程)(1640——1688)
1、开始:
以议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议会军
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
王党军
资产阶级《权利请愿书》请愿维权失败,议会遭到强制解散。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
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内战形势图
马斯顿荒原战役
纳西比战役
2、两次内战:
(1642~1649)
二、革命的的发生(过程)(1640——1688)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3、共和国成立(1649)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二、革命的的发生(过程)(1640——1688)
二、革命的的发生(过程):1640——1688)
4、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1653)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
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独揽大权,实行个人专权的统治。
二、革命的的发生(过程):(1640——1688)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复辟,许诺要保护议会的权力,查理二世即位后,不仅恢复封建专制统治,还进行血腥报复,连克伦威尔的尸体也被掘出来施以绞刑
詹姆士二世即位后,反攻倒算措施更加严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人心惶惶。
恢复天主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没有流血冲突
以和平方式实现
1689年2 月, 威廉正式即英国王位, 称威廉三世, 玛丽为英国女王。
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二、革命的的发生(过程):(1640——1688)
3、光荣革命(1688)
从“君权神授”变为“议会授权”
时间
1640
1649
1642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两次内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1653
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特点:时间长、曲折反复、妥协性
启示:
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材料: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得执行。
2.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
限制财政权
限制军事权
限制立法权
思考:①《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从材料中判断谁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三、革命成果:1689年《权利法案》
确立议会主权
限制王权
确保选举权、言论权
议会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
2、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立宪制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首相成为政府首脑,负责行政事务。)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美国签署《独立宣言》
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
——摘编自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美国史学家柯麦芝说:“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1.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对世界: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封建的英国(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的英国(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原因)
过程
结果(意义)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1640年,重开议会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独裁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帝制
1688,光荣革命,标志结束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
革命
革了国王的命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人治
法制
民主
专制
封建社会
1.陈亮同学正在网上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希波战争 D.文艺复兴运动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B.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
D.议会要限制王权
3.《权利法案》规定国王的权力与革命前相比( )
A.基本一致 B.受到肯定
C.受到限制 D.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