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六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第四章统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画一条长3cm的射线 B. 直线、线段、射线中直线最长
C. 延长线段BA到C,使 D. 延长射线OA到点C
2. 如图所示,能用∠AOB,∠O,∠1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3. 已知线段AB,C是直线AB上的一点,AB=8,BC=4,点M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M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2cm或6cm D. 4cm或6cm
4. 对于线段的中点,有以下几种说法:若,则M是AB的中点;若,则M是AB的中点;若,则M是AB的中点;若A,M,B在一条直线上,且,则M是AB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 一辆客车往返于A,B两地之间,中途有三个停靠站,那么在A、B两地之间最多需要印制不同的车票有
A. 10种 B. 15种 C. 18种 D. 20种
6. 如图所示,∠AOB=90°,∠AOC=40°,∠COD:∠COB=1:2,则∠BOD=()
A. 40°
B. 50°
C. 25°
D. 6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7. 如图,点A、B、C在直线l上,则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
8. 把角度化为秒的形式,则5.5°=______″.
9. 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COD=120°,则∠AOC+∠BOD=______.
10. 如图,已知点D在点O的西北方向,点E在点O的北偏东50°方向,那么∠DOE的度数为______度.
11. 已知∠AOB=78°,以O为顶点,OB为一边作∠BOC=20°,则∠AOC的度数为______ .
12. 下午3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等于______°.
13. 下列有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有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③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所在的直线;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1.0分)
14. 如图,AD=DB,BC=4m,AC=10m,求线段DC的长.
15. 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BC上,且AD=7,BD=5,求:线段CD的长度.
16. 如图,C、D是线段上两点,若AB=10cm,BC=4cm,且D是线段AC的中点,求BD的长.
17. 如图,点A,O,E在同一条直线上,∠AOB=40°,∠COD=28°,OD平分∠COE,求∠DOB的度数.
18. 如图,A,B,C,D为4个居民小区,现要在4个居民小区之间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应把购物中心建在何处,才能使4个居民小区到购物中心的距离之和最小?画出购物中心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19.
20. 如图,已知∠AOB=90°,∠EOF=6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AOC和∠COB的度数.
21. 如图,已知线段AB=6,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点D是AC的中点.求:
(1)AC的长;
(2)BD的长.
22. 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如图,若点C在线段AB上,AC=6cm,CB=4cm,求线段MN的长;
(2)若点C在线段AB上,且AC+CB=acm,试求MN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C-BC=bcm,猜测MN的长度,写出你的结论,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23. 已知∠AOB是一个直角,作射线OC,再分别作∠AOC和∠BOC的平分线OD,OE.
(1)如图①,当∠BOC=40°时,求∠DOE的度数;
(2)如图②,当射线OC在∠AOB内绕O点旋转时,∠DO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3)当射线OC在∠AOB外绕O点旋转且∠AOC为钝角时,画出图形,直接写出∠DOE的度数(不必写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画一条长3cm的射线,射线没有长度,故此选项错误;
B、直线、线段、射线中直线最长,错误,射线、直线都没有长度,故此选项错误;
C、延长线段BA到C,使AC=BA,正确;
D、延长射线OA到点C,错误,可以反向延长射线.
故选:C.
分别利用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以O为顶点的角不止一个,不能用∠O表示,故A选项错误;
B、以O为顶点的角不止一个,不能用∠O表示,故B选项错误;
C、以O为顶点的角不止一个,不能用∠O表示,故C选项错误;
D、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角的四种表示方法和具体要求回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角的表示方法的应用,掌握角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由线段的和差,得AC=AB-BC=8-4=4(cm),
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得AM=AC=×4=2(cm);
②点C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由线段的和差,得AC=AB+BC=8+4=12(cm),
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得AM=AC=×12=6(cm);
故选:C.
分类讨论:点C在线段AB上,点C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AC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M的长.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中点,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利用数形结合方法逐个判定即可.
【解答】
解:①若AM=MB,则M是AB的中点;错误,因为点A,B,M要在一条直线上,
②若AM=MB=AB,则M是AB的中点;正确,
③若AM=AB,则M是AB的中点;错误,
④若A,M,B在一条直线上,且AM=MB,则M是AB的中点.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②④.
故选B.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线段的定义,要求学生准确应用,学会查找线段的条数.先求出线段的条数,再计算票价和车票的种数.
【解答】
解:根据线段的定义:可知图中共有线段有AC,AD,AE,AB,CD、CE、CB、DE、DB、EB共10条,
因车票需要考虑方向性,如,“A→C”与“C→A”票价相同,但车票不同,故需要准备20种车票.
故选D.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各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AOB=90°,∠AOC=40°求出∠COB的度数,再根据∠COD:∠COB=1:2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OB=90°,∠AOC=40°,
∴∠COB=∠AOB-∠AOC=90°-40°=50°,
∵∠COD:∠COB=1:2,
∴.
故选C.
7.【答案】3
【解析】解:有3条线段:AB,AC,CD.故应填3.
根据线段的概念求解.
掌握线段的定义和数线段的方法.
8.【答案】19800
【解析】解:5.5°=330′=19800″,
故答案为:19800.
根据小单为化大单位乘进率,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利用小单为化大单位乘进率是解题关键.
9.【答案】60°
【解析】解:∵∠AOC+∠COD+∠DOB=180°,∠COD=120°,
∴∠AOC+∠BOD=180°-120°=60°,
故答案为:60°.
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根据平角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95
【解析】解:如图,
由题意,得
∠1=45°,∠2=50°.
由角的和差,得
∠DOE=∠1+∠2=45°+50°=95°,
故答案为:95°.
根据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可得∠1,∠2,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利用角的和差是解题关键.
11.【答案】98°或58°
【解析】解:∵∠AOB=78°,∠BOC=20°,
∴①如图1,
∠AOC=78°+20°=98°,
②如图2,
∠AOC=78°-20°=58°,
故答案为:98°或58°.
根据题意可得此题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OC在∠AOB内部,另一种是在∠AOB外部.
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关键是注意此题分两种情况.
12.【答案】75
【解析】解;3点30分时,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30°×2.5=75°,
故答案是:75.
根据钟面平均分成12份,可得每份的度数,根据每份的度数成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钟面角,每份的度数成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是解题关键.
13.【答案】②④
【解析】解:①③现象可以用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
②④现象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
故答案为:②④.
由题意,认真分析题干,运用线段的性质直接做出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应注意理解区分.
14.【答案】解:由题意知,BC=4m,AB=6m,点D在线段AB上,此时D为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即AD=AB=2m,则BD=AB-AD=4m,所以CD=BC+BD=8m;
故线段DC的长为8m.
【解析】此题重点在于根据题目的条件及图形进行线段的计算求解.
本题考查利用线段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行线段的计算,理清线段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低.
15.【答案】解:∵AD=7,BD=5,
∴AB=AD+BD=12
∵C是AB的中点,
∴,
∴CD=AD-AC=7-6=1.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较线段的长短的掌握情况,比较简单.根据已知可求得AB的长,从而可求得AC的长,已知AD的长则不难求得CD的长.
16.【答案】解:由题意知BD=BC+CD
而D是线段AC的中点,
∴CD=AC=(AB-BC)=(10-4)=3
∴BD=4+3=7
故BD的长是7cm.
【解析】根据题意可分析得BD=BC+CD=BC+AC,代入已知数值,即可求出BD的长.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长度的相关计算,根据图形进行线段的和、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OD平分∠COE,∠COD=28°,
∴∠COD=∠EOD=28°,
∵∠AOB=40°,
∴∠DOB=180°-(∠AOB+∠DOE)=180°-(40°+28°)=180°-68°=112°.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DOE的度数,从而可以求得∠DOB的度数.
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角的度数.
18.【答案】解:连结AC和BD,AC和BD相交于点M,
则点M即是购物中心的位置.
∴MA+MC+MB+MD=AC+BD
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作图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9.【答案】解:∵OE平分∠AOB,OF平分∠BOC,
∴∠BOE=∠AOB=×90°=45°,∠COF=∠BOF=∠BOC,
∵∠BOF=∠EOF-∠BOE=60°-45°=15°,
∴∠BOC=2∠BOF=30°;
∠AOC=∠BOC+∠AOB=30°+90°=120°.
【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OE=∠AOB=45°,∠COF=∠BOF=∠BOC,再计算出∠BOF=∠EOF-∠BOE=15°,然后根据∠BOC=2∠BOF,∠AOC=∠BOC+∠AOB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0.【答案】解:(1)∵BC=2AB,
∴BC=2×6=12,
∴AC=AB+BC=18;
(2)∵点D是AC的中点,
∴AD=AC=9,
∴BD=AD-AB=3.
【解析】(1)根据BC=2AB求出BC,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求出AD,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解:(1)∵AC=6cm,点M是AC的中点,
∴CM=0.5AC=3cm,
∵CB=4cm,点N是BC的中点,
∴CN=0.5BC=2cm,
∴MN=CM+CN=5cm,
∴线段MN的长度为5cm,
(2)MN=a,
当C为线段AB上一点,且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存在MN=a,
(3)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时,如图:
则AC>BC,
∵M是AC的中点,
∴CM=AC,
∵点N是BC的中点,
∴CN=BC,
∴MN=CM-CN=(AC-BC)=b.
【解析】(1)根据“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先求出MC、CN的长度,再利用MN=CM+CN即可求出MN的长度即可,
(2)当C为线段AB上一点,且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存在MN=a,
(3)点在AB的延长线上时,根据M、N分别为AC、BC的中点,即可求出MN的长度.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难点,难度较大.
22.【答案】解:(1)如图,∠AOC=90°-∠BOC=50°,
∵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AOC=25°,∠COE=∠BOC=20°,
∴∠DOE=∠COD+∠COE=45°;
(2)∠DOE的大小不变,理由是:
∠DOE=∠COD+∠COE=∠AOC+∠COB=(∠AOC+∠COB)=∠AOB=45°;
(3)∠DOE的大小发生变化情况为,
如图3,则∠DOE为45°;如图4,则∠DOE为135°,
分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
∵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AOC,∠COE=∠BOC,
∴∠DOE=∠COD-∠COE=(∠AOC-∠BOC)=45°;
如图4所示,∵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AOC,∠COE=∠BOC,
∴∠DOE=∠COD+∠COE=(∠AOC+∠BOC)=×270°=135°.
【解析】(1)如图①,当∠BOC=40°时,求∠DOE的度数;
(2)如图②,当射线OC在∠AOB内绕O点旋转时,∠DO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3)当射线OC在∠AOB外绕O点旋转且∠AOC为钝角时,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相应的∠DOE的度数(不必写出过程).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熟练掌握角平分线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第4页,共10页
第3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