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的平面图形专题复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的平面图形专题复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7 12:1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第一部分 线段、射线、直线
知识点1 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名称 特点 表示方法 性质
线段:
直线:
射线:

1.如图所示,A、B、C是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B.射线AB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
C.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
D.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
2.延长线段AB到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C在线段AB上 B.点C在直线AB上
C.点C不在直线AB上 D.点C在直线BA的延长线上
3.如图,图中的直线可以表示为 或 .
4.射线BC和射线 是同一条射线.
5.图中的直线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知识点2,确定线段(射线、直线)的条数
直线上有n(n大于等于2,且n为整数)个点,则能确定n(n-1)线段,有2n条射线
用字母表示射线:直线上有n个点,用字母表示有2n-2条射线
数线段时需注意:先固定第一个端点,再固定第二个端点
1.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的条数是( )
A.1 B.2 C.3 D.4
2. 两个点确定一条线段.图中直线上的4个点可以确定的线段共有(  )
A.4条 B.6条 C.1条 D.2条
3.如图所示,以A,B,C,D,E为线段的端点,图中共有线段(  )
A.8条 B.10条 C.12条 D.14条
4.如图,线段的条数为(  )
A.8 B.9 C.10 D.12
5.如图,在直线上依次有五个点A、B、C、D、E,则图中线段和射线条数依次分别为( )
A.4,2 B.10,10 C.10,2 D.10,5
6.在下列图形中,以O为端点的射线条数一样多的是(  )

A.(1)与(2) B.(2)与(3) C.(1)与(3) D.(1)、(2)与(3)

知识点3 线段、射线、直线的画法
线段的画法:
尺规作图,画出与已知线段等长的线段


7.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画直线AB=10厘米 B.延长线段AB到C,使AC=AB
C.画射线OB=10厘米D.过A、B两点画一条直线
8.如图,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请按下面的要求画图.
(1)作直线AB;
(2)作射线AC;
(3)作线段BC.
第二部分 比较线段的长短
知识点1 线段基本事实及两点间的距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画出A,B两点间的距离
C.连接点A与点B的线段,叫A,B两点间的距离 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数,不是指线段本身
2.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
A.两点之间,射线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3.已知线段AB=1 cm,BC=3 cm,则点A到点C的距离为( )
A.4 cm B.2 cm C.2 cm或4 cm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书店在B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
A.A→C→D→B B.A→C→F→B
C.A→C→E→F→B D.A→C→M→B
5.已知O为圆锥的顶点,M为圆锥底面上一点,点P在OM上.一只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所示.若沿OM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开,所得侧面展开图是(  )
A. B. C. D.
知识点2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6.如图,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
A.AC>BD B.AC

7.下面给出的四条线段中,用尺规比较最长的是( )



A.线段a B.线段b C.线段c D.线段d
8.如图,C、B是线段AD上的两点,若AB=CD,BC=2AC,那么AC与CD的关系是为(  )
A.CD=2AC B.CD=3AC C.CD=4AC D.不能确定
9.如图.
(1)试验观察:
如果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那么:
第(1)组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第(2)组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第(3)组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2)探索归纳:
如果平面上有n(n≥3)个点,且每3个点均不在1条直线上,那么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解决问题:
某班45名同学在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中,若每两人握1次手问好,那么共握 次手.
知识点3 线段的中点
中点的画法:
尺规作图:画出下列线段的中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C=AB,则C是AB的中点 B.若AB=2CB,则C是AB的中点
C.若AC=BC,则C是AB的中点 D.若AC=BC=AB,则C是AB的中点
2.把两条线段AB和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比较长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均落在线段CD的内部,那么ABB.如果A、C重合,B落在线段CD的内部,那么ABC.如果线段AB的一个端点在线段CD的内部,另一个端点在线段CD的外部,那么AB>CD
D.如果B、D重合,A、C位于点B的同侧,且A落在线段CD的外部,那么AB>CD
3.如图,C为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D=AC-BD B.CD=AB-BD
C.CD=BC D.AD=BC+CD
4.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 )
A.3 B.2 C.3或5 D.2或6
5.如果线段AB=10,MA+MB=15.那么点M(  )
A. 在线段AB上 B.在直线AB上
C.在直线AB外 D.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6.已知点O为线段AB的中点,点C为OA的中点,并且AB=40 cm,求AC的长.

7.已知线段a、b(a>b),用尺规作图法作一条线段,使其等于2a-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8.如图,已知点O在线段AB上,点C、D分别是AO、BO的中点.
(1)AO= CO,BO= DO;
(2)若CO=3 cm,DO=2 cm,求线段AB的长度;

第三部分 角
知识点1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角:
角的分类:
角的表示方法:①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任何情况都适应)②阿拉伯数字(任何情况都适应)
③希腊字母(任何情况都适应)④一个大写字母,只有一个角以它为顶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在∠ADB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C.∠ADB的边是射线DA、DB D.直线是一个角
2.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角的图形是( )

3.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图中包含了______个小于平角的角( )
A.5 B.6 C.7 D.8
5.如图,∠AOB的顶点是 ,两边分别是 .
知识点2 角的度量及换算
1度=60分,1分=60秒 大单位---小单位(乘进率) 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加法法则:把满60秒的进1分,把满60分的进1度(满60进1)
减法法则;同单位的数相减,不能减时,应向上一级借1,然后再相减
6. 角度的进制是( )
A.二 B.八 C.十 D.六十
7.把10.26°用度、分、秒表示为( )
A.10°15′36″ B.10°20′6″ C.10°14′6″ D.10°26″
8.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35.5°=35°5′ B.35.5°=35°50′ C.35.5°<35°5′ D.35.5°>35°5′
9.计算:
(1)15°30′= ; (2)25.35°= ;
(3)6.75°= ; (4)36°48′36″= .
知识点3 方位角
10.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与∠OAB表示同一个角 B.∠AOC也可以用∠O表示
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和∠BOC D.∠β表示的是∠COA
11.下列时刻中,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30°的是( )
A.早晨6点 B.下午1点
C.中午12点 D.上午9点
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的方位角是南偏西20° B.图2的方位角是西偏北60°
C.图3的方位角是北偏东45° D.图4的方位角是南偏西45°
13.下列关于角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张开的角度有关;
③有公共点的两个直角组成平角;④角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⑤把一个角放到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观看,角的度数也扩大10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如图所示,把同一个角用不同的表示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入下表.
∠1 ∠α ∠3
∠2 ∠D



15.计算:
(1)51°37′42″+29°58′53″; (2)42°37′×2;



16.在∠AOB的内部引一条射线,则图1中的角共有多少个?在∠AOB的内部引两条射线,则图2中的角共有多少个?在∠AOB的内部引三条射线.则图3中的角共有多少个?若在∠AOB的内部引n条射线,图4中的角共有多少个?









第四部分 角的比较
知识点1 角的测量及大小比较
尺规做角:做出∠AOB=2∠COD
A


O B
1.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则一定存在( )
A.∠AOB>∠AOC B.∠AOC=∠BOC
C.∠BOC>∠AOC D.∠AOC>∠BOC
2.用“<”“=”或“>”填空:
(1)若∠α=∠β,∠β=∠γ,则∠α ∠γ;
(2)若∠1+∠2=70°,∠3+∠2=100°,则∠1 ∠3.
3.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以下两种方法(规则):
(1)用量角器度量两个角的大小,用度数表示,则角度大的角大;
(2)构造图形,如果一个角包含(或覆盖)另一个角,则这个角大.
对于如图给定的∠ABC与∠DEF,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比较它们的大小.





知识点2 角的平分线及角的运算
角平分线的概念: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4.如图所示,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 )
A.20° B.25° C.30° D.70°
5.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若∠1=15°,∠2=105°,则∠AOC的度数是( )
A.75° B.90° C.105° D.125°
6.如图所示,已知∠AOC=∠COD=∠BOD,若∠COD=14°34′,则∠AOB的度数是( )
A.28°68′ B.43°102′ C.43°2′ D.43°42′
7.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OC平分∠AOB的是( )
A.∠AOC=∠BOC B.∠AOC=∠AOB C.∠AOB=2∠BOC D.∠AOC+∠BOC=∠AOB
8.已知∠AOB=70°,以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42°,则∠BOC的度数为( )
A.28° B.112° C.28°或112° D.68°
9.用一副三角板拼角,能拼出的最小角(非0°)的大小是 ,能拼出的最大角(非平角)的大小是 °.
10.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AOC=130°,OB平分∠COD,OE平分∠AOD,求∠AOE的度数.


11.如图,∠AOB是直角,∠AOC=5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



第五部分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1 认识多边形
多边形的概念:
特征:n边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内角,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 条对角线.
1.下列图形中,不是多边形的是( )



A     B     C     D
2.六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多少条对角线( )
A.3 B.4 C.6 D.9
3.通过连接对角线的方法,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十边形分成互不重叠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7 B.8 C.9 D.10
4.若某一个顶点与和它不相邻的其他各顶点连接,可将多边形分成7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5.如图所示的多边形,它有 条边,有 个内角.
知识点2 认识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的条件:① ②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B.正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
C.正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D.各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
8.一个正六边形的周长是18 cm,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cm.
知识点3 认识圆
定义: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他固定扥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确定圆的条件:① ②
圆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圆心角的度数;
扇形: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扇形的面积:
9.下面的平面图形中,为扇形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的圆可记作圆O,半径有 条,分别是 ,请写出任意三条弧:
11.如果一个圆的面积是30 cm2,那么其中圆心角为60°的扇形面积是 cm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B.圆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叫弧
C.三角形是多边形 D.八边形有八个顶点,八个内角,八条对角线
13.下列属于正n边形的特征的有( )
①各边相等;②各个内角相等;③各条对角线都相等;④从一个顶点可以引(n-2)条对角线;⑤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将正n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n-2)个三角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4.一个正八边形的边长是2 cm,则这个正八边形的周长是 cm.
15.从十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m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可以把这个十边形分成n个三角形,则m+n= .
16.把一个半径为2的圆分成三个扇形,使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之比为1∶3∶5.
(1)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2)求这三个扇形的面积.
17.观察探究及应用.
(1)观察图形并填空:
一个四边形有 条对角线;
一个五边形有 条对角线;
一个六边形有 对角线;
一个七边形有 对角线;
(2)分析探究:
由凸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作 条对角线,多边形有n个顶点,若允许重复计数,共可作 条对角线;
(3)结论:
一个凸n边形有 条对角线;
(4)应用:
一个凸十二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