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5 人造地球卫星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5 人造地球卫星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17 14: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造地球卫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更多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地球卫星运动规律和原理的兴趣。模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思维能力,体会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造卫星不是很熟悉,但是,对于中央气象台每天的天气预报很关注,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很容易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教学中采取观察思考、材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并通过设计探究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调查出各国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
2.能按照一定标准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分类。
3.能有根据地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5.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用途。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难点: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1.课前查阅有关资料。2.课前做好实验器材。3.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假期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开车出去玩,不认识路怎么办?
生:导航
师:你们有没有想过导航为什么认识路?这是谁的功劳?
生:卫星
师:那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卫星?
生:天气预报、电视直播……
师:看来人造地球卫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很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5课《人造地球卫星》。(板书:人造地球卫星)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卫星?什么是人造卫星?
生:
师:课件展示
(二)活动1:了解多种功能的卫星:
(1)师:课本73页“活动一”和74页“科学在线”为我们介绍了更加丰富的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思考的内容:
1.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发射的?
2.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什么?
3.我国什么时候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有多少颗卫星上天?
5.人造卫星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6. 如今,灿烂的星河中已经有多少颗人造卫星?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课件展示(适时板书)
(3)根据卫星用途,引导学生给人造卫星分类。(适时板书)
(三)活动2: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1)师:人类真不简单啊!把那么多卫星送上太空,那卫星是怎样运动的呢?请同学们看课件。
(2)课件展示卫星飞行
(3)师:为什么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而不掉下来呢?
生:猜想假设
是因为地球引力的吸引。
是科学家的作用。
是遥控的作用。
师:同学们做出了大胆的猜想,非常好。要想知道谁猜的正确,该怎么办?
生:实验
师: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和以前的不大一样,今天我们要做的是个模拟实验。
(4)课件出示:
实验材料:棉线、乒乓球。
实验方法: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5)设计实验:
次数
棉线长度
兵乓球质量
转动速度
实验现象
1
0.5米
空兵乓球
正常转
快速转
2
比0.5米长
空兵乓球
正常转
3
0.5米
装入沙子或水的兵乓球
正常转
我的实验结论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兵乓球做圆周运动( )。
(6)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7)交流汇报:
(8)实验结论: 绳子越短,拉力越大;
????? 小球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大;
????? 小球的质量越大,拉力越大。
(9)小结: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四)拓展延伸:模拟同步人造卫星运动
师:有一种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出示课件)
讨论:从地球上看,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生:静止的。
师:它真的是静止不动的吗?它只是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静止不动的,如果相对于火星,它又是运动的,参照物不同。
生动手演示地球同步卫星飞行。
师:请同学们用以前学习过的相对运动原理,设计一个模拟同步卫星运动模拟实验。相信你们经历每一个探索的过程中,会享受到每一次成功的喜悦,希望同学们成为一个爱科学,懂科学的人。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人造卫星的知识?
生:
师:希望大家从现在做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我坚信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你们这一代的身上定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课堂检测:
1.____年__月__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如今,已经增添了___颗人造卫星。它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
2. ____年__月__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课人造卫星。到1998年底,我国已有___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3.有一种卫星叫地球的_______,我们从地球上看,它好像是静止在空中不动的。
(七)板书设计:
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用途: 科学探测、技术实验、资源调查、通信等
卫星分类:科学卫星、技术实验卫星、应用卫星
飞行因素:地球引力、转动速度、自身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