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1、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6fa9ce01576faf20ec01aa" \l "##?)
(1)能用多种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感知不同方法间的联系和区别;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两个数量相差关系的本质,初步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在具体操作、辨析比较等活动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建模思想。
2、学情分析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6fa9ce01576faf20ec01aa" \l "##?)
? ? ?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又决定了本课学习学生必须借助具体形象的学具、联系具体的情境展开。教学中,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问题情境展开,尝试让学生借助摆一摆、排一排、移一移等具体的操作,自主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初步建构数量关系模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为后面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做好经验和方法上的准备。
3、重点难点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6fa9ce01576faf20ec01aa" \l "##?)
教学重点:
? ? ? ? 重温“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不同的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
教学难点:
? ? ? ?感知不同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体会两个数量相差关系的本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一、导入新课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6fa9ce01576faf20ec01aa" \l "##?)
谈话:孩子们,同样多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它的王国参观呢。
提问:同样多王国里物品的数量有什么特点?怎样能看得更清楚?
4.1.2二、探究方法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6fa9ce01576faf20ec01aa" \l "##?)
1.具体操作,初步感知
出示问题情境:同样多学校大门的左边有6盆花,右边有10盆花,要让两边花盆的数量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摆一摆、排一排,用“添、去、移”等方法让两边同样多。
交流汇报,展示三种方法。
2.辨析比较,沟通联系
改变花盆的数量:左边有8盆花,右边有12盆花,你还能让两边花盆的数量变得同样多吗?
学生口答,并操作验证。
比较:左右两边花盆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我们调整的方法相同?
感知:左右两边花盆相差的数量没变,都相差是4盆。
再次改变花盆数量:左边有10盆花,右边有16盆花,你能用“移”的方法让两边花盆的数量变得同样多吗?
学生口答,操作验证。
比较:都是“移”,为什么之前只要从右边移两盆,这次要移3盆了?
明确:移的盆数是相差数的一半。
3.题组练习,掌握方法
出示拔河比赛的问题串1:
欢欢队:
乐乐队:
提问:这样的拔河比赛公平吗?怎样才公平?
学生口答。
提问:如果是欢欢队比乐乐队多3人、5人,又该如何调整?
提问:为什么不可以用移的方法让两队同样多?
出示拔河比赛的问题串2:
欢欢队:(一条较长的直条表示欢欢队人数)
乐乐队:(一条较短的直条表示乐乐队人数)
同桌讨论: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确定调整方案?
交流汇报:
(1)我想知道欢欢队比乐乐队多几人。
出示:欢欢队比乐乐队多7人。
学生口答。
(2)我想知道两个队各有多少人。
出示:欢欢队17人,乐乐队10人。
学生口答,并说说思考过程。
追问:要想知道怎么调整,要先求出什么?
小结:添、去、移等方法能使两个数量变得同样多。不管用哪种方法来调整都和两个数量相差的部分有关。如果两个数量相差的部分不知道,先求相差的部分。
4.1.3三、巩固提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6fa9ce01576faf20ec01aa" \l "##?)
1.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以下课堂练习,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明拍了10下,小英拍了16下,小明再拍( ? ?)下,两人拍球数同样多。
(2)乒乓1组有29人,乒乓2组有9人,从一组调( ? ? )人到二组,两组人数相同。
(3)一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男生有18人,女生17人。二年级参加比赛的有30人。
? ? ? ? ?一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 ? ? ? ?二年级再增加多少人就能和一年级的参赛人数同样多?
2.反思回顾,建构模型
回顾并思考:在解决和同样多有关的问题时,我们还拥有了一件帮助思考的法宝,它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几次解决问题的过程。
明确:直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数学信息,帮助思考。
3.故事讲述,拓展应用
同桌讲述与“同样多”有关的数学故事。
交流展示。
4.1.4四、全课总结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6fa9ce01576faf20ec01aa" \l "##?)
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和“同样多”有关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带着今天的学习收获去发现、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共27张PPT)
左边有6盆花。
右边有10盆花。
要让两边花的盆数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添
去
移
左:
右:
添
去
移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移
左:
右:
左:
右:
欢欢队
乐乐队
欢欢队
乐乐队
欢欢队
乐乐队
欢欢队
乐乐队
欢欢队
乐乐队
17人
10人
欢欢队
乐乐队
7人
欢欢队
乐乐队
10下
16下
小明再跳( )下就和小红同样多。
6
小明
小红
乒乓1组
乒乓2组
29人
9人
从乒乓1组调( )人到2组,两组人数同样多。
10
=
( )
20 + 15 35 人
=
( )
一年级
二年级
30人
(1)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一年级去掉几人就和二年级同样多?
35 — 30 5 人
男生20人
女生15人
35人
一年级
二年级
欢欢队
乐乐队
乒乓1组
乒乓2组
……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