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共30张ppt+6个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共30张ppt+6个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7 21:42:41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93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四轮汽车,近代汽车工业兴起。
1900年,全世界石油产量达到2000万吨。材料反映的世界潮流是?工业化◎ 聚焦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确立共和政体。材料反映的世界潮流是?民主化◎ 聚焦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材料反映的世界潮流是?民族独立◎ 聚焦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顺应潮流,救亡图存——旧三民主义
追赶潮流,与时俱进——新三民主义
引领潮流,继往开来——三民主义奏新篇【课题解析】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探究过程】顺应潮流,救亡图存
---旧三民主义思考:根据图片结合教材概括当时的社会情况◎ 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1901《辛丑条约》瓜分狂潮① 亡国灭种危机不断加深◎ 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考:根据图片结合教材概括当时的社会情况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但依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思考:根据图片结合教材概括当时的社会情况◎ 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1905年清末预备立宪,成立“皇族内阁,被证明是是一场骗局。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③政治民主化任重道远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 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6)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
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孙中山的思想有了 怎样显著的变化? ◎ 顺应世界潮流——孙中山第一次思想转变改良革命◎ 顺应世界潮流——提出三民主义1905年东京同盟会成立对民族主义的理解1.(2013·广东文综·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请思考,民族革命的矛头指向谁?(2分)材料一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材料二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B材料一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材料二 推翻清政府后,是要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断不容重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王朝。 2、(2011·重庆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A对民权主义的理解请思考:政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分) 材料四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五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同盟会宣言》1905年对民生主义的理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生主义提出的原因(2)?孙中山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原因: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解决贫富分化问题(2分)措施: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平均地权(2分)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 “敢有垄断(土地)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 “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A思考:“三民主义”分别对应怎样的历史潮流?
( 富强 OR民主 OR独立 )独立民主富强连 连 看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取得怎样的进展?缩短了离世界潮流距离◎ 顺应世界潮流——践行三民主义民国初年南洋烟草公司营运情况◎ 顺应世界潮流——践行三民主义宣统帝溥仪清帝退位诏书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取得怎样的进展?◎ 顺应世界潮流——践行三民主义◎ 顺应世界潮流——践行三民主义(民国初期)中国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缩短了离世界潮流距离有人说:三民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民主范围狭小,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追赶潮流,与时俱进
---新三民主义 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在迷茫之中,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孙中山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 追赶世界潮流——孙中山第二次思想转变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俄国城市革命道路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B①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
②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③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旧址◎ 追赶世界潮流——提出新三民主义材料二: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三:“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一:“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扩大了民主范围和民主权利更加关注农民和工人对新三民主义的理解请思考,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6分)◎ 追赶世界潮流——践行新三民主义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1928年北伐完成,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而中国也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 “和平”、“奋斗”、“救中国”。图为孙中山的遗容。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
——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
——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
——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 感悟中山精神引领潮流,继往开来
---三民主义奏新篇◎ 引领世界潮流——三民主义奏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