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节 两位数乘两位数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节 两位数乘两位数 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7 11: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0~1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能用语言描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引入: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乘法中的积的变化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1)数学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1题。
40×50= 40×70= 40×25= 40×90=
40×31= 40×62= 40×80= 40×46=
①算一算;
②说一说: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怎样口算?
③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我们一般先用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在后面添上一个0。
(2)及时练习(数学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65×50= 29×50= 80×50= 47×50=
19×60= 43×60= 70×60= 28×60=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然后进行集体讲评。
2.笔算
(1)数学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①独立用竖式计算;
②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笔算的?
小结: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最后再把它们所得的积相加。
③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算;
④观察两次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所得的积不变。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规律来检验我们的乘法算式的计算是否正确。
(2)及时练习(数学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8题。)
学生独立计算,选择一题进行验算;
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然后进行集体讲评。
3.积的变化规律
实物投影第10题,引导学生读题,认表头,明确题意。
(1)独立完成数学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10题。
(2)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
计算12×15时,根据12×5=60,因为一个因数12不变,另一个因数5变成了15,扩大了3倍,那么积就要扩大3倍,用60×3=180,所以12×15=180。
计算12×20时,根据12×10=120,因为一个因数12不变,另一个因数10变成了20,扩大了2倍,那么积就要扩大2倍,用120×2=240,所以12×20=240。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学生提问,自主解决;
和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计算的依据。
(4)小结: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积就随着扩大或缩小。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几个题目,我们共同梳理了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积的变化规律。
三、综合练习
1.数学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实物投影第4题。
(1)仔细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
(2)独立改正;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错误1: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相乘后没有将后一位进上来的数相加。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注意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相乘后要记得将后一位进上来的数相加。
错误2:没有将整十数的十位数字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数字,然后忘记在积的后面添上0。
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乘法,要将整十数的十位数字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数字,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1个0。
错误3: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积的末位没有写在十位上,而写在了个位上了。
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乘法,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写在十位上,而不能写在个位上。
2. 数学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9题。
(1)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2)集体订正;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集体讲评。
(3)小结:在做计算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照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认真仔细地计算,算完后要记得检查,这样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解决问题。
完成数学书第11页的第6题。
实物投影题目。
(1)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学生列式:25×18=450(千克)
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要求18个2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四、拓展应用
完成数学书第12页的第12题。
实物投影题目。
(1)读题,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四等舱有15个房间,每间有12个床位。同学们住了11个四等舱房间后,还剩9人。要求的问题: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
(2)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首先要算11个四等舱房间共住了多少人?然后在加上剩余的9人。
学生列式:12×11+9=141(人)
教师追问:12×11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12×11表示11个四等舱房间共住了132人。
继续追问:那132+9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共有141人参加夏令营。
(4)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四等舱还剩多少个床位?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2×15-141=39(个)或12×(15-11)-9=39(个)
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要给以正面评价,当学生解决问题时注意追问学生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反思总结
问题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问题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