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 小数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3页例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比较熟练地笔算(不进位、不退位)一位小数加、减法。 3.能解决简单的(不进位、不退位)一位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进位)一位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填空
2元5角 =( )元 1元4角 =( )元
口算
25 + 14 = 25 - 14 =
2.5 + 1.4= 2.5 - 1.4 =
对比
讨论上下两排算式的异同,揭示课题: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一)。
二、教学新课
(一) 出示教材第83页例1情境图
(1)引导提问:同学们,观察情境,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回答:
①妈妈今天买蔬菜和肉一共用去多少元?
②买肉比买蔬菜多用多少元?买蔬菜比买肉少用多少元?
(2)引导思考: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会列算式吗?
预设学生列式:
6 .5 + 3 .4 = 6 .5 - 3 .4 =
(3)学生尝试计算。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和展示,重点说明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学生回答:
①口算:6.5元就是6元5角,3.4元就是3元4角,合起来就是9元9角;6元5角减去3元4角就是3元1角。
②转换单位后,计算:65角加上34角等于99角,也就是9元9角;65角减去34角等于31角,也就是3元1角。
③直接用小数计算。
(4)引导小结,理解算理。
教师:6.5 + 3.4中6和5各表示什么?
学生:6和5分别表示6元和5角。
教师:3.4中的3和4呢?3和4应该分别和谁相加?为什么?
学生:3和4分别表示3元和4角。3和4应该分别和6和5相加。因为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教师:6.5 + 3.4竖式该怎样列?6.5 - 3.4又该怎样列竖式呢?
请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加减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6 . 5 6 . 5
+ 3 . 4 - 3 . 4
———— ————
预设学生回答:
①个位上的数对齐,十分位上的数也对齐了。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
②在这两道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它们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教师小结:计算时,按整数计算的方法计算。计算的结果一定要对齐原小数点添上小数点。
(二)再次体会,加深理解
0.4+0.5= 2.5+5.2=
教师:这两道算式如何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后,请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汇报。
0 . 4 2 . 5
+ 0 . 5 + 5 . 2
———— ————
练习应用
1.列竖式计算
2.3+5.4= 36.1+23.7= 54.8-32.5= 73.6-29.3=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和展示,再次要求总结计算的方法、步骤。
预设学生回答:
①小数点对齐。②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③结果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解决问题
(1)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①一块橡皮擦0.3元,一支铅笔0.6元。
②妈妈身高1.6米,儿子身高1.1米。
鼓励学生先提出加减法问题,再列式解答。
完成教材第86页6大题的(1)小题。
解答本题时,应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
若有学生列加法算式,可请他将结果带入情境中验证、判断、反思。
4.提高练习:改错我最棒。
①列竖式计算:21.4+3=21.7
21 . 4
+ 3
—————— 21 . 7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相同数位没有对齐。3是个位上的3,应该与21.4个位上1对齐后再计算。
②小明包装礼物时,红绳用了1.2米,绿绳用了5分米,小明一共用了多少米? 1.2+5=6.2(米)
1 . 2
+ 5
———— 6 . 2
答:小明一共用了6.2米。
错因分析:
本题出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二是信息理解不正确,将“5分米”当成“5米”。
总结,在解决问题时除了计算准确,还要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再动手解答。
四、反思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2.再次强调一位小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