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倍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83页例4及课堂活动2、3题,练习十九5-10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倍意义的理解。
2.会根据倍的意义综合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倍的意义综合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第一小组植了7棵树,
第二小组植的棵树是第一小组的3倍
第二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7×3=21(棵)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摆学具,说倍数关系。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12个圆片。
提问:第二行摆的圆片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写出算式。
(2)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
提问:第二行摆出了多少根小棒?
2. 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今天继续学习生活中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例3)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例3图,大家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对,植树节。XX学校的孩子每年都会组织植树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植树的情况吧!
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第1小组植了7棵树,第2小组植的棵数是第1小组的3倍)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2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3.理解题意:第2小组植的棵数是第1小组的3倍,是将谁的棵数看成1份,谁的棵数为3份,求7的3份是多少,怎么办?
①要求:请小朋友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时可以借助学具,代替树苗。学生活动,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可能用学具来摆:先摆7根小棒,再以7根小棒为1份,摆3份来表示第三个小组植树棵树。也可以用画竖线的方式来表示:7根、7根、7根;也可能凭借前面对“倍”的理解直接说出“第三组植树棵数是3个7棵那么多。”
②展示汇报:第三小组植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第一小组植了7颗树,3倍就是3个7)
4.解决问题
提问:3个7是多少用什么方法算?
生说算式,师板书:7×3=21(棵)
提问:算式中的7、3、21分别表示什么?(7×3=21表示7的3倍是21,也就是7个3是21。)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1份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
5. 即时练习,说算式解答:4的6倍是多少?5的2倍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83页课堂活动3题,算一算,画一画
(1)先读题,理解题意。
(2)用一个算式算一算该画出多少个圆表示出圆的个数来。
(3)根据要求在书上画一画。
2. 83页课堂活动2题。看卡片说一说。如:6,8,48——6的8倍是48,8的6倍是48;48是6的8倍,48是8的6倍。
2.练习十九第5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列式解答。
(3)对比左右两个小题,找一找两题的异同。
(4)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3. 练习十九第10题。
(1)引导看图,说说知道了什么,理解题意,进行保护自然的教育。
(2)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求出小鸟和小兔的只数。
(3)思考:在图中你还找到了哪些倍数关系?
(4)根据自己找到倍数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练习十九6-9题。
5. 思考题。
(1)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
(2)解决“求今年妈妈的岁数是女儿的几倍”(求今年妈妈的岁数是女儿的几倍,也就是求27是3的几倍,用除法。27÷3=9)
(3)明年呢?他们之间年龄的倍数关系会发生变化吗?(明年女儿和妈妈都会长一岁,那么就是28÷4=7,仍然是7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