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试卷+知识点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试卷+知识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7 20:21: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3.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叶挺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4.战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5.工农革命运动: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6.北伐军能够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作战方针正确

(2)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3)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先锋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配合和支持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叛变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2.统一全国: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建立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1927年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为中国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农工农武装割据、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胜利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启示:照搬苏俄革命的经验,通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概况: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典型:在全国各地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3.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长征概况:

(1)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长征路径: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突破四道防线→突破湘江→渡过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3.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贵州遵义

(3)内容:

①结束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领导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意义: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长征精神:大无谓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__分数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目的是把国民党改组为包括下列哪些阶层的革命联盟①工人②农民③小资产阶级④民族资产阶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同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多年的革命经验和教训。下图中,意味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黄埔军校建立 C.南昌起义 D.国民党一大召开
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C.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推翻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
4、鲁迅先生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5.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其总司令是( )
A.蒋介石 B.周恩来 C.朱德 D.叶挺
6、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国民党实行“清共” B.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7、这个政府是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政府。”这个政府是指近代中国的( )
A.中华民国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广州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8、北伐战争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A.首创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长江流域的统治 D.在中国彻底清除了封建势力
9、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张学良“改旗易帜” B.黄埔军校成立
C.同共两党开始合作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10.“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11.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2.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军队发展成长的源头。这座英雄的城市是( )
A.上海 B.井冈山 C.南昌 D.武昌
13.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4、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网山的是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播篮----开创了革命新道路 D.合作的源头-----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5.美国一位知名学者在谈到这一事件时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事件指的是( )
A.红军长征 B.武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6.毛泽东以大的政治勇气,在革命生死存广的关键时刻,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是在()
A、中共一大上 B、八七会议上C、南昌起义中D、秋收起义后
17.“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南昌起义
18.“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是指( )
A.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19、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98年的艰苦奋斗,98年的勇于创新,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中共一大 B、国共第一次合作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某校决定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重走长征路,再温爱国情”的红色旅游,下列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路线是( )
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 B、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 D 、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材料分析题(共5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材料一:
1924年5月,军校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录取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月5日开始入学。6月16日,举行军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材料二: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国,在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这次北代的任务和目的是:“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
材料一中说的是哪所所军校?(2分)该军校成立地点在哪里?(2分)该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国共第一次达成合作的标志事件是什么?(3分)

材料一开学典礼中,孙中山对学员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分)列举该校的两位重要领导人及其职务。(2分)

依材料二、“北伐”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2分)北伐初期的主战场在哪里?(2分)两场著名的战役是什么?(2分)列举出三个“卖国军阀名字”。(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1949年初,中央领导指示军委总部提出军旗、军徽方。毛泽东在听取汇报以后指示:“军旗要有“八一”二字,表示南昌起义的历史性节日,旗上要有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八一军旗正式诞生。
材料二: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

(1)材料一中南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分)请列举两名起义领导人的名字?(2分)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军旗时指出,军旗要有“八一”二字?(2分)为什么要有五星?(2分)

材料二中的秋收起义是在什么地区爆发的?(2分)毛泽东此番言论实在怎样的背景下作出的?(2分)此后,他带领中国革命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3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国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全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材料二: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 ? 长征》
根据材料一,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2分)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4分)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谈一谈长征精神的内涵(5分)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0 BDCBA CDCAB
11--20 CCACA BCADC
材料分析题
21、(1)黄埔军校;广州黄埔;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要求:一生一世都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湖南、湖北;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刘伯承、朱德、叶挺等
因为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因为五星象征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湘赣边界;毛泽东的讲话是在由于城里敌人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的背景下作出的;开辟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出发地及时间:江西瑞金,1934年10月
结束地及时间:甘肃会宁,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在及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