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这样一次平常之旅,因为“我”留心观察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显示了留心观察的好处。这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发现美,留心观察”,在人教社培训时,?在编排思路和内容解析中专门就这一单元进行了重点讲解-----《安排特殊单元,实现特殊功能》,在讲解中强调,“本单元与普通单元完全不同,它是以习作能力为主线来安排内容,整个单元都围绕观察能力来安排,它是不考虑人文主题的。”,“不可以按照传统课文进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所以结合本单元的“留心观察”主题,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突出“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细致的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语文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一、二年级只是字词句的学习,到了三年级加了个作文,难度增大不少。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幼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不很多,近三分之二同学写话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题材不够新颖,对火热的生活熟视无睹;课外阅读中接触的好词佳句不会灵活运用;内容空洞;在这个成长期安排这个单元,对孩子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启发,所以,老师需要以本单元为例子,扎扎实实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本课“搭、翠”等8个词语。?
2.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初步认识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意识。?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初步认识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眼力大考眼?
一、谈话导入,揭题识字?
1.明确单元目标,引出“留心观察”。?
2.揭示课题,学写“搭”。?
3.积累词串。?
二、激情质疑,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都留心观察到了什么??
2.初识翠鸟,学习“翠”字。?
3.链接网页,了解翠鸟。?
4.汇报认识,理清重点。作者都写了翠鸟的哪些方面呢??
三、精读文段,细品方法?
1.细读品味,初识静态物体观察方法:先整体后部分?
(1)读第二段,想:翠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看词句,想想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翠鸟样子的呢?引出观察顺序。?
(3)小测试:这两段都是描写小白兔的样子。哪一段是用了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呢?学生取出按键器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
2.拓展练习,研读仿说?
师:同学们,平常生活中,我们就要学会这样有序的观察事物。现在我们也来学学作者,做个善于观察得人。?
(1)利用ar展示蜻蜓,问:这是一只怎样的蜻蜓呢?那它的美丽具体体现在哪些部位呢?同桌互相说一说。(生自由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ar一一展示。?
(3)抓住了丹顶鹤的特点。如果想把它的美更好地描述出来,你们有什么妙招??同桌交流练习。?
(4)学生仿说。?
(5)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作者观察的有序。?
三、视频引入,感悟方法?
(一)观看视频,对比感悟?
1.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2.播放视频,学生谈感受并指导朗读。?
(二)细读文段,抓住关键?
1.圈画动词。作者是抓住了什么能将这捕鱼情景观察得如此细致呢??
2.播放慢动作视频,截图动作画面。?
3.出示课堂填空活动,学生练习动词填空?
4.反馈练习情况,并引出观察动态方法:抓住动作变化。
5.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方法?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细致观察的方法。观察事物的样子时我们可以(???),观察动态情景时我们要抓住(?????)?
2.男女生读二、四自然段。?
五、拓展练习,迁移运用?
1.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来观察大熊猫吃竹子时的情景。?
2.学生完成学习单,拍照上传反馈。?
3.将视频发至班级QQ群,学生课后继续观看视频,学习描写熊猫的样子和吃竹子时情景。?
六、激取导行?
观看东侨美景,升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