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推荐》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同步练习:第四专题第16课 《滕王阁序》(培优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作业推荐》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同步练习:第四专题第16课 《滕王阁序》(培优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7 23:4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业推荐》——滕王阁序(培优版)
一、单选题
1、比较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②处涸辙以犹欢 ③臣死且不避 ④穷且益坚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以何年”为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翻译时可以放在动词“奉”前,“到哪一年才能侍奉君王?”“以”在这里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意为“在”、“从”。②连词,相当于“而”,翻译成:但是,表转折。③连词,表让步,意为:尚且、都、还。④连词,表转折,意为:却,但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 《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左传》、《史记》和《资治通鉴》在写法、编排上都采用了相同的体例。
B.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以李白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继承了《诗经》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而以杜甫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C. 唐初“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评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诗歌的代表作。
D.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左传》》《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记》是纪传体。B项,李白继承的是屈原《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继承的是《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C项,《滕王阁序》不是诗歌。故本题选D项。
【点睛】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三种常用的记忆方法:1.穿针引线法。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时间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具体如下: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明中叶唐宋派→明末公安派→清代桐城派。2.联想记忆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屈原→《离骚》→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这样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3.积累法。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文化常识推断“两法”:1.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 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3、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语句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的景物,是近景。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出了秋天暮色之美。
D.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分析句子的特色。本题中,D项,“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错,这四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渔舟”“雁阵”均为实写的眼前之景;“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为作者想象之景,是虚写。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阮籍猖狂 B.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C.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 俨骖騑于上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猖狂”古意“放荡不羁”,C“逢迎”古意“迎接接待”,D“上路”古意“高处的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如“上路”对应的是“上面的路”,还有是此意的转移,如“猖狂”,还有词义范围的变化等,注意区分。

二、诗歌鉴赏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5、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 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 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阁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 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答案】C
【解析】
C项,“阁外有一深潭”错误,滕王阁下临“赣江”。“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故选C。

6、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 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 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答案】A
【解析】
A项,“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错误,五六句并非以滕王阁为描写对象。末尾两句,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也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故选A。

三、文言文阅读

袁滋,字德深。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结重之。建中初,黜陟使赵赞荐于朝。累辟张伯仪、何士干幕府。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刑部、大理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可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赐金紫,持节往。逾年还,使有指,进谏议大夫。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曰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宪宗监国,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滑,用武地,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以户部尚书召,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徙荆南。吴元济之反,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滋揣天子且厌兵,自表入朝,欲议罢淮西事,道闻萧俛、钱徽坐沮议黜去,滋翻其谋,更言必胜,顺可天子意,乃得还。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衣食。
(选自《新唐书·袁滋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B.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C.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D.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根据上下文文意可知,“离溃”的宾语是“其心”,“三年”是“宿兵”的时间,“宿兵”与“三年”之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出禁钱继之”应是“诏”的内容,中间不应该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B。

8、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指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与“察”“举”等词意思接近。
B.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C. 尚书,是我国古代六部的长官,地位仅次于待郎,属于封建时代国家的高官。
D. 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合称“东宫三少”,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地位仅次于侍郎”错,六部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尚书”地位高于“侍郎”。故选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滋聪颖善学,屡受重用。他读书无须他人帮助,自己便能领悟其意义,后受到赵赞举荐入朝,并曾在很多人的幕府中工作过。
B. 袁滋公正守法,为政仁厚。他曾为官员申冤,拒绝有关部门不道义的请求;为政期间,他善待流民百姓,对犯法者常法外施恩。
C. 袁滋敢于担当,积极效命。治理滑州时,他严密戒备又采取怀柔政策,让李师道等人畏服;吴元济造反后,他两次进言,兴兵伐贼。
D. 袁滋为人直厚,平易简朴。曾与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耿直厚道,都很难看见他的极端情绪;同时,他居处简陋,衣食俭朴。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他两次进言,兴兵伐贼”错。第二次,他“揣天子且厌兵,自表入朝,欲议罢淮西事”,主张罢兵休战。故选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宗选郎吏可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
(2)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
【答案】
(1)德宗挑选可以前去抚慰的郎官,大家都畏惧远行,而袁滋没有推辞,皇帝赞扬了他。
(2)袁滋离任时,老人拦路以至无法离开,杨于陵派人通告说:“我不敢更改袁公的为政主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郎吏可抚循者:定语后置句,“可抚循”是“郎吏”的后置定语,翻译时应提前。惮:畏惧。嘉:赞扬。第二句中,耆老:老人。谕:通告,告诉。易:改变,更改。

四、情景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4)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5)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
【答案】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2)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3)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4)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5)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语句。默写理解性语句,要抓住给出的提示语,如第(1)题中的“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等。

四、语言表达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来源:学科网ZXXK]
生物钟不仅调节着我们的睡眠、体温和细胞的新陈代谢,①      。比如从事经常倒班工作的人,其昼夜的节律会不固定,而为了适应这一变化,②       。这就会导致给各个器官发出的信号也紊乱,③    ,然后引发疾病。因此,他们会比从事常规工作的人患病的几率更高。
答案: (1). ①还影响着身体的健康状况 (2). ②生物钟就会不断调整(失调或紊乱) (3). ③细胞的新陈代谢就会出问题。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的话题是“生物钟的影响”;本段的基本内容是生物钟影响睡眠、体温与身体的健康。根据上下文,特别是相关语句提示填写。①处,根据下文“比从事常规工作的人患病的几率更高”,可填“影响身体的健康”,与前面构成一种否定关系。②处,根据上文“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下文的“发出的信号也紊乱”,可填“生物钟紊乱”类语句。③处,根据上文讲的“细胞的新陈代谢”,下文讲的“引发疾病”进行总结,可填“细胞的新陈代谢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