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丰收了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丰收了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7 18:4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第三课时丰收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实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除法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谈话】丰收的季节到了,小兔子们收获了许多萝卜,看看,小兔子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呢?
【预设】胡萝卜每捆10棵,一共60棵。
(2)提出数学问题:“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
【提问】图中的两只小兔想把收获的萝卜分一分,那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呢?你们能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提问】我们用除法可以怎样列式呢?
【预设】60÷2。(板书)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表示把60根胡萝卜平均分给两只小兔,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60÷2的口算方法。
【提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方法写在纸上。
方法1:(用小棒来解决)一共有6捆胡萝卜,每只兔子分到3捆。每只兔子就得到30根胡萝卜。(整十整十地分)
【评价】这真是个简单明了的方法。
【谈话】我们用小棒代替胡萝卜,一起看看是怎么分的。胡萝卜每捆10棵,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一共60棵,就是6个十,就是6捆小棒。我们怎么分?我们可以整十整十地分。谁能把分的过程的先后用算式表达出来,再来具体地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预设】6÷2=3,3×10=30。把6个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3个十,也就是30。(板书算式)
方法2:因为30×2=60,所以60÷2=30。(板书)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
【预设】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算除法想乘法)
方法3:因为6÷2=3,所以60÷2=30。(板书)
【提问】6÷2=3可以看成分胡萝卜的哪个过程?
【预设】把6捆胡萝卜平均分给两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3捆。
【提问】6
0
÷2=3
0
,算式中增加的0,在分萝卜的过程中表示什么?
【预设】算式中增加的0表示原来有6个十,分完后每只兔子3个十。(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可以先把它看作表内除法算出商,被除数的末尾有一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一个0)
【提问】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出了3种方法来计算60÷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种算法,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你是怎么理解它的?
2.提出新问题,探究160÷8的口算方法。
【提问】森林里的山羊伯伯也有收获,它收获了许多白菜。仔细观察山羊伯伯运白菜的场景,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一共有160棵白菜,每次运8棵。
【提问】怎么列式?
【预设】160÷8。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
【预设】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
【提问】你会怎样计算160÷8?自己试一试。
方法1:因为20×8=160,所以160÷8=20。
方法2:16÷8=2,160÷8=20。
【提问】16
0
÷8=2
0
,第二个算式中多了的0表示的是什么?怎么理解?
【预设】把160看作16个十,16÷8=2,就是2个十,也就是20。
【小结】就是先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除数,被除数后面有几个0,得到的商后面就添几个0。
3.找规律。
【提问】自己独立算一算。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在一组算式中,除数都相同,后两个被除数比前面的多一个0。后面的得数也比前面的得数多一个0。
【提问】你能自己编一组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吗?
【提问】在计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怎样才能很快算出得数?
【预设】在除的时候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除完以后再在商的末尾添上同样个数的“0”。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书上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