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笔算乘法: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冀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笔算乘法: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冀教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7 18: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
3.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汁意图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引出养殖专业户李大叔养鸡、鸭的问题,让学生看书学习。
让学生了解科技致富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
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很多的养殖专业户,农民们靠养鸡、鸭、牛、羊等来致富。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个养殖专业户的问题。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03页上的题,学生读书。
2.交流读书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和问题,提出李大叔养鸡多少只的问题。师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260×3=口(只),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让学生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明白算式表示的意义,为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做准备。
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二、尝试计算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260× 3的结果。
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师:李大叔养鸡多少只?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260×3=口(只),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
师:260×3结果是多少呢?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算法的机会,并在黑板上呈现出几种算法。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获得成功的体验。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200×3=600(只)
60×3=180(只)
600+180=780(只)
●竖式计算
从个位乘起,用3依次去乘260的每一位上的数。
●把260看作26个十和3相乘,计算的结果是78个十,即780。
第三种方法学生没有出现,教师可做交流。
3.讨论怎样计算更简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
怎样计算的讨论,既是自主学习结果的反思及优化意识的培养,更是学习理解新的方法的重要过程。
师:观察这三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
学生可能意见不一致:
●第一种方法好,虽然算式多,可以用口算。
●第二种方法好,用竖式直接结算出来了。
●第三种方法好,把260看作26个十,只计算26乘3就可以了。
第三种方法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参与介绍用竖式计算。
师:把260看作26个十乘3,可以这样用竖式计算。
边板书边说明。
师:这样计算怎么样?与其他方法比,有什么好处?
●用竖式计算时,先用3去乘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写上0。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的第2题。
(1)提出先估算积是几位数再计算的要求,让学生讨论一下估计的方法再计算。
(2)交流估计和计算的结果。先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再请几名同学在全班介绍,最后交流算的结果怎么样及估算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估算的重要作用,提高计算技能。
师: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计算,谁谈谈估计的方法?
生:用三位数的最高位去乘一位数,看积是不是要进位,就能判断出积是几位数。如:720×6,7×6=42,积要向千位进位,估计积是四位数。
2.练一练的第1题,说明练习要求,同桌进行。
以对口练习的方式进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全班介绍,注意请学习稍差的同学。
师:谁估计和计算的结果不一样?说一说是什么原因。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估计积是几位数有什么好处?
3.练一练第4题,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后,了解到梨树只是多余条件,独立计算并交流。
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三位数末尾有一个0的时候(整十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三位数末尾有两个0的时候(整百数),我们怎样计算简便呢?
200×4=口
学生讨论得出用口算2个百乘4等于8个百。请同学练习。
4.练一练第3题。
(1)先看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解决第一、第二两个问题。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选择信息,提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兴趣。
师:请同学们读第4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什么信息?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师:看练一练的第3题,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收录机的价钱是140元。
生:彩电的价钱是收录机的6倍。
师:请解决以下第一、第二两个问题。
(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
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买××台录音机花多少钱?
●买×台彩电花多少钱?
●各买×台?花多少钱?
●一共花多少钱?
……
师:提出这么多问题,请你选出几个问题,自己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