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习内容:第二节 大气环境(二)
备 课 人:
学习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气压、密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2 认识大气运动的形式及产生原因
3 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该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4 理解运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方向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 运用示意图图示热力环流的的形成过程,灵活运用该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2 能够图示风向的变化规律
3 学会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能够灵活进行图文转化以解决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热力环流和风向变化的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对大气环境的兴趣
2 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大气环境的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学习过程:
第二节 大气环境(二)
一 大气运动产生的原因和运动形式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原因:太阳辐射能分布的纬度差异
运动形式:
二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认识气压、密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1 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进一步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
3 等压面与热力环流
(1)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同一高度,等压面 向上弯曲表示 压,向下弯曲表示 压。
(2)读右图,对比ABCD四点气压的高低:
(3)在右图中绘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4 海陆风与山谷风
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气压梯度与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称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方向:大小取决于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在地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 风向的变化
受力
高空风向
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受力
近地面风向
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四 巩固练习
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A 地面的冷热不均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 地转偏向力 D 地面摩擦力
2 近地面风向一般( )
A 与等压线平行 B 与等压线垂直
C 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 D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
3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a-e五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中受热的是 地, 空气 ;冷却的是 地,空气 。
(3)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4 下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5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风速比较大的是 ,比较理由
。
(2)在图上标出A、B两地的风向 。
(3)若该区域为热力作用形成是气压中心,是分析该气压中心的气流运动状况
。
参考答案
1 B 2 C
3 (1) d (2)e B 膨胀上升 A 收缩下沉 (3)略
4 A
5 (1)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2)A地为西北风 B地为东南风
(3)水平方向上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中心处空气垂直上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