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诫子书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诫子书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7 20: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品格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资料我清楚
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歇后语、诗句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唐?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唐?杜甫)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宋?陆游)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zhūn zhūn教诲。

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诫子书
诸葛亮
多层次朗读
第一步:读准字音。
第二步:读出节奏。
第三步:读出感情。
第四步:背诵全文。
夫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

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非

志 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 励精,险躁

则不能 治性。年 与时驰,意 与日去,

遂 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 复何及!



yín
zào
chí
suì




















听范读 读 准 字 音
发音准确清晰,不增字,不减字,不重复。
读 出 停 顿
读 出 停 顿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读 出 停 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读出节奏
? 读出感情 诵读课文,揣摩语气
要读出味道读出韵味须把自己沉进去,可以带点古人的味道,把握好语气和感情

请分别设想站在父亲和儿子的角度体会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谆谆告诫,殷殷教诲,意味深长,沉重,期盼的语气
1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个早熟的人才,从小聪明伶俐,诸葛亮清醒地认识到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患,他在给哥哥的一封信中写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为什么他会清醒地认识到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患??太容易骄傲了,所以他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应该是语重心长,谆谆教诲,请大家读出来
2读蜀国后期,国势衰颓,后继无人。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是多么盼望儿子能快些长大,成为国之栋梁,请同学们齐读,读出一位慈父的殷殷期盼。??
3读这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正是这一年的八月,发动第五次北伐的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身为儿子,更应该牢记父亲最后的教诲,身心感念父亲的一片苦心,请大家读出慈父的良苦用心。?
4读:这封家书虽然只有八十六个字,但问世之后却天下闻名,广为传颂,人们被诸葛亮的智慧所深深地折服,听说着这字字珠玑,句句哲理。请大家用一种赞赏的感叹的语气再读。?
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诵读全文
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的学习;拿起笔来,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重点词句。
读懂文意
疏通文义,质疑解疑
小提示
1、先抓关键实词、虚词,然后逐字逐词逐句的翻译,不能漏译。
2、文言中常省略主语和宾语等成分,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添加。
3、文言词翻译方法:加字法、换字法、补充法、调序法、保留法
读一读,议一议,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的?
用心解读
组内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重点句子我翻译: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齐读课文
翻译课文
我从文中_______句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诸葛亮。
???
示例:我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读出诸葛亮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人生目标的人。?
短短的86个字,包含了学习的秘诀,静、俭、志向、目标、学习效果、性情、最终的人生如何?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快速默读,分组讨论
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志:以俭养德
学:以静求学
才:以学广才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 。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淡泊、立志、惜时
这就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面对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理想吗?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的人多,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   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电脑的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治性”。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   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品读课文
《诫子书》流传至今已1700余年,是修身立志的名篇。
我们一起来品一品本文的美点有哪些。
请同学们以“本文好在??????????,原因是???????????。”的句式来回答。?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名句我积累
【名句赏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只寥寥八字,却被诸葛亮钟爱一生,而且贯穿诸葛亮一生,成为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
树立了目标,你想走多远?决定于什么?诸葛告诉了我们,“宁静”,又是一个“静”,“静以修身”的静是一种要追求和保持的心界。当你遇到障碍了怎么办?静而处之。走着走着遇见了别人的指指点点,静而处之!走到一般迷茫了看不清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了怎么办?静而处之。那么多痛苦,马上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静而处之。
宁静致远,告诉了我们,我们本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就是缺了坚持的勤奋,超越的勇气,击碎的魄力,应急的智慧……而这些,哪有一样不是从静中生出来的呢。
为什么“静”才能“修身”呢?想最终有所获,首先是要心“静”。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受世俗功名利禄太多的诱惑,可能将一事无成。因此,“静”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有了“静”才可能“修身”,进而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了“静”心才会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名句赏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非学无以广才?
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少年,中年,晚年),学习与志向总是最重要的。
古今中外的天才宁有种乎?非也。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诸葛亮的眼光是深邃的,他告诫儿子“非学无以广才”的话语既是很普通的谆谆告诫,也是亘古未变的哲理。? 他不但告诫儿子要学习,而且还要珍惜时间,发愤学习,并要注意学习方法:要“静”、“志”,不能“淫慢”、“险躁”,并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的无情流逝和“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的人生无奈与悲叹警醒儿子。
非志无以成学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北宋?苏轼)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河流中的浮萍,他们不是行走于世,而是随波逐流。他们的人生注定将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平庸的一生,可悲的一生,最后只能“悲守穷庐”。? “志不强者智不达。”(战国?墨翟?dí? )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学业的。东晋时期的葛洪就说:“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没有坚定而崇高的理想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学中去的。? “人无志,非人也。”(三国?嵇jī康)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人若无志,则与动物何异?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也便索然无味。没有理想的人就如同精神空虚、灵魂缥缈的一副躯壳,即使苟活于世,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该课件由【瘦马语文网】http://www.smyww.com免费提供
积累名言
谈一谈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
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同学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如果你从中学习的一两句送给你在座的同学,你会送给谁??
示例:我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送给----,因为他贪玩,耽误了学习。?
示例:我把“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一句送给---,因为他在学习方面太懈怠,太懒散。?
示例:我把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送给自己,因为我有时一考不好,就精神颓废,没有信心好好学习,这一句能激励我胜不骄,败不馁。
本文词源意丰,字字珠玑。我们经常说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下面请大家换种心灵,选几句自勉自励的话写在课本上。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让这些经典语句永驻我们心中,伴我们行走一生,让我们在深沉的诵读中记住这些名句
该课件由【瘦马语文网】http://www.smyww.com免费提供
A、淡泊: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不汲汲?jí?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
B、立志: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C、惜时: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chí chú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其实诸葛亮最欣赏的是挂在书房里的一副对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一生无意于功名利禄,不受外界的任何诱惑,我希望大家也能做到这一点,成长路上坚守自己内心的平静。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诫外生书①
夫志当存高远②,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③,使庶几之志④,揭然有所存⑤,恻然有所感⑥;忍屈伸⑦,去细碎⑧,广咨问,除嫌吝⑨,虽有淹留⑩,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拓展延伸
【注释】①外生:外甥。生,同“甥”。 ②存:有。 ③滞:拘泥。 ④庶几:指圣贤。 ⑤揭:显露。存:保存。 ⑥恻:恳切。 ⑦忍:容忍。屈:委屈;挫折。伸:舒展,顺利。 ⑧细碎:细小烦杂。 ⑨嫌:埋怨,不满。吝:悔恨,遗憾。 ⑩淹:停留。淹留:停留。指暂时得不到官做。 济:成功。徒:白白地。碌碌:平庸无能。滞:停滞,滞留。 窜:躲藏。伏:藏匿。 下流:地位低微。指没有出息。

读出一种人生
1.我要修身养性,生活俭朴,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做一个淡泊名利,有远大目标的人。
3.做一个刻苦学习,有才干,有成就的人。
4.不做一个放纵享乐,冒失急躁的人。
5.做一个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文读人读自己 你已熟悉了文本,字里行间中你读出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把你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示例:我要做一个淡泊名利,有远大目标的人。
我要做一个 的人。
一封信仅86个字,却道出了父亲对儿子无限的期望,也为后人指引了人生方向。文中句句堪称经典,字字发人深省,让人真正感受到:真正智慧的魅力在于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并直沁人心。
有了殷殷期盼的味道。那么长大后的诸葛瞻是否能如父所愿呢?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诸葛瞻多才多艺,擅长书画,十七岁时即被后主刘禅招为驸马,是备受蜀国人民爱戴的英雄。他三十七岁时便和儿子一起战死沙场,可谓国之栋梁,诸葛亮对他的早期教育起到了重大影响,可以说《诫子书》一路伴他成长,他时时诵读,心领神会。
请大家以诸葛瞻的语气心领神会地再读一遍。?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澹泊无以明志,(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 子 书
诸葛亮
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须学也
非志无以成学
险躁则不能治性
意与日去
自然成诵
戒己书
----反思期中考试
此诗原名为无题,才疏学浅叹可惜。
面对白卷万般急,早知如此何不记。
遥想昨日欣欢喜,哪知今日痛哭泣。
擦干眼泪莫痛惜,下次考试争第一。
老师寄语心中记:在今后的岁月里,诫子书将永远伴随我们共同成长,愿我们每个人都成长为一个有大志有大学有大才的人——
大志成大学成大才,
小志成小学成小才,
无志不成学不成才


推荐阅读
1、《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2、罗周的《诸葛亮》
3、《诸葛亮的智慧》
写一写
1.让我感动的《诫子书》 2.让我感动的诸葛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