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主持人大赛学写作》 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看央视主持人大赛学写作》 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8 20: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看主持人大赛学写作一
语言建构与运用篇

高考作文与主持人大赛的共同点
第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第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每一位选手上台进行3分钟自我展示,然后是90秒即兴考核。几秒的思考时间,800字左右的语言建构与精彩展示,他们,应该是“写作高手”。
董卿说:“一个好记者,也是一个好主持所必备的,除了我们所说的态度、速度、温度之外,还有一个角度。”
康辉说:“记者更重要的是提供事实和信息,主持人在事实和信息的基础之上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炼观点,或者说是引导观点。”
那么,我的高考作文如何找角度,提炼观点呢?
请往后看
说到河南,最打动人的一种声音,我们会想到豫剧,但是豫剧最近遇到了困难,在传承的过程中,怎样走进年轻人的心里,挺难。年轻的朋友认为最低的一个门槛,是因为不懂方言,听不懂。可这恰恰是音乐或者声音的魅力,因为他会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声音最基本的,就是我们阴阳上去。我们说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在音乐中,也有这样的四季变化,今天,第一位朋友会给我们带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当然也有夏天,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当然冬天呢?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过这样三个过程,你才能收获秋天,聆听一种声音。
这一段的核心词是什么?
选手抽到的话题:家乡的歌声
你从文段中找到了歌声了吗?

董卿问了他一个问题,问他会唱歌吗?因为他主持的题目是“家乡的歌声”,但是整个主持里面是没有出现任何一首歌曲的,这也是付琰的问题所在。董卿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口吻指出了他存在的问题。并且告诉选手,不在于唱得好不好,而在于合适,这也是一个非常清楚的问题所在。

写好作文第一步:
千万别跑题
千万别跑题
千万别跑题

2019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材料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篇作文如何跑题
你没看错,如何写出跑题作文

很难吗?我们试一下
劳动创造一切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劳动创造一切》
劳动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名词。说它熟悉,是因为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劳动;说它陌生,那是因为一般人并不能真正懂得劳动的真谛和重要性。懂与不懂,正是先进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高尚与庸俗的区别。要想成为先进的、成功的、高尚的人就必须懂得:劳动创造一切。
  劳动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状态。劳动是用时间衡量的、向着理想不懈追求的过程。工人在机床前的操作是劳动,农民在烈日下的锄草是劳动,战士不间断的巡逻是劳动,老师四季如一的辅导是劳动,学生不辍的苦读是劳动……劳动是风,吹拂在生活之表;劳动是水,流淌在生活肌体之内;劳动是阳光,照耀在健康的灵魂之上。处在劳动之中的人,总是心无旁骛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他们有成功的信心,有战斗的勇气,有坚守的毅力,懂得劳动的真谛并享受着劳动带来的愉悦。
劳动最忌懒惰。一个游手好闲的学生、一个照读教参无心备课的教师、一个满足工资不思进取的工人、一个只为糊口不为丰收的农民……都站在劳动的消极面上。他们不明白劳动的真谛,享受不到劳动的愉悦。
  劳动决定成功。演员银幕上闪光形象的背后,凝聚着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台前幕后的排练;歌手在晚会上一气呵成的高歌,不知要多久的练习。这就好比一匹宝马,必须在汗血如注的奔跑中才能得到伯乐的青睐,成为战将的伙伴。成功需要劳动的积累,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早年出国苦读,归国后不懈苦攻,几番研读《四库全书》,笔耕几十年,把寂寞、平淡当作劳动生活的常态,终于走上辉煌的人生顶峰,几十年朴素劳动涵养出的高尚的个人风范,为他赢得了世人的普遍称赞。惟有持之以恒的劳动,才能成功。
劳动不分先后。青年人前程远大,道路漫长,要明白“劳动要趁早”的道理,只有咬紧牙关,坚持奋斗,英勇战斗,才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中年人,是社会的脊梁,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的松懈。老年人,也可以老当益壮,发挥余力,继续创造价值。然而有一点不可回避,那就是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生命的价值。
  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历程证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智慧,劳动创造了一切。人类文明浩荡千年,劳动的光辉闪耀古今。惟有劳动才是和谐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让我们纵情投身到劳动者的洪流中吧!
这篇作文的中心是什么?
思考
1.作文标题:劳动创造一切的核心是什么?
劳动创造
2.文章的核心词是什么?是否谈到了创造?
3.仅仅是文不对题吗?我们回头看看写作要求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中“这”指什么?
1.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2.劳动太占学习时间了!
3.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4.劳动这么苦,这么累,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5.我们身边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所以,新材料作文,审题第一步:读出材料内涵
思考: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文章体现了从我做起了吗?

高考作文里的“我”
2014年“山羊过独木桥”: 打破套路的开始,思考还在继续
2015年“小陈举报父亲”:一封信,希望考生表达自我,结果成了考场最爱的文体。
2016年“考试与分数”:最近的生活,最真实的感悟,最应该表达的认识。
2017年十二个关键词:你是否读懂了中国,认识的关联概括
2018年“世纪宝宝”,今天,2035年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阅读这个时代的什么?一个时光瓶你要给下一代人传递什么信息?这个过程你要深度思考,自我的拷问,自我的检测,自我的警醒,自我的期望


高考作文命题的选材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是命题人想看到的绝对不是对时代空洞赞歌。
作文是自我思想的表达,是语言的艺术,不是政治材料。

评卷者想看文章表达了你什么样的认识理解
明确突出的中心:你的思考认识
观点的启发性:你认识的新颖别致
充实的内容,严谨的结构:你的表达
理性的思维:你的分析
意境深远 :你的文学素养
董卿说:那写文章写文章 ,那什么是最重要的 。立意呀 ! '驭文之首术 谋篇之大端 '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是要听出你说的什么意思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核心词:见证
见证,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没有看过左边这张黑白照片。这在当年,可是轰动一时的照片。当时,年仅8岁的安徽金寨农家女孩苏明娟,她那双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的大眼睛,瞬间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当时,我们还有很多地区的教育资源是很不平均的,很多地方还是很贫困的,所以这张照片,当年就成了-希望工程-的一个标志。但是,我们看到2017年12月15日,这已经是成年之后的苏明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明娟本人,就是她自己生命历程的一个见证者,她见证着自己从一个农村女孩,成长为现在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有人其实都是这个过程的见证者,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教育资源不断向下沉,不断向贫困地区沉,但是我更羡慕的,其实是今天年轻的朋友们,我们见证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而他们,将在最好的年华当中,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尊老爱幼
一位老人,甚至有人管他叫做-硬核老头,原因很简单,平时我们在坐地铁、坐公交的时候,看到老人,我们会自觉地站立起来让座,但是这位老人很特别,在身上写了-勿需让座。他对于年轻人的这种关照和心疼,也真的是很让人动容,但是在我看来,能够让这个民族经历五千年的风霜,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很多有大智慧的高贵的复杂的精神,而在这其中,尊老爱幼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刘增盛老人给我们这些年轻人让座,这是一种情分,而我们这些晚辈,给像刘增盛老人这样的老人去让座,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是一种本分。也正是这种情分和本分的相互交融,让我们的社会得以发展。而更重要的,他身上的那个红红的灯,点亮了我们对老人更多关注的一种提示,也正是老人对我们的心疼和关照,点亮了我们对手向真、向善、向美的生活有更好的期待和憧憬。谢谢大家。”
家乡的味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道路》。我是主持人李莎旻子,今天这条路,我们要走回家看看。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每天叫醒你的是什么呢?是闹钟吗?是梦想吗?我的答案是我想吃长沙早上六点的一碗米粉。对,我是湘妹子,我的家乡的味道就是辣,说起长沙的好吃的太多了,像刚刚说的长沙米粉啊,口味虾啊,臭豆腐啊,糖油粑粑啊。当然今天,我不是来打广告的,我是想好好地跟大家聊一聊什么是家乡的味道。我觉得家乡的味道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记忆的载体,因为当你还没意识到该回家看看的时候,味觉就已经先行了。

小时候,家乡的味道是一日三餐的三人围坐,三双筷子,一种团圆;长大以后,家乡的味道是相隔两地的一种思念。是刚回到家,放下行李,就可以拿起筷子,再尝尝妈妈得味道。这就是家乡的味道一种思念,一个念想,提醒你随时都要记得回家看看。所以朋友们,看完我们这一期节目以后,别忘了,走脚下的道路,常回家里看一看。

,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新语》,我相信每一个人在人生当中,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很简单,我们在早晨吃饭的时候,就开始选择我们想吃什么,再到后来的上大学、就业,我们都在面临着选择。那么选择最后的结果到底是正确与否呢?我觉得坚守住我们最终的选择,它就是你的正确的道路。

刘钟,她选择了当列车员,无论在这个职业当中面临着多少的困难,多少的艰辛,她都坚守住了她的职责,都坚守住了她的责任。在这个社会当中有很多的人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二人独守开山岛三十二年,三十二年,他们在人生当中会错过什么样的事情?孩子的成长、升学、结婚,到后来的生子,他们都错过了。但是,他们说了一句话:“岛,就是家;家就是国。”所以他们在这个职业上坚守住了自己的责任,就跟刘钟是一样的。所以这些人真的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告诉我们——我们要用双脚去丈量新时代,用责任去传递正能量。
董卿说:在一些关键的字和句的时候一定要突出
下面是2019年全国卷1的满分作文,请找出文中“劳动”一词,并想想为什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题目回放
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既是指引人们迈向幸福的光亮灯塔,亦是延续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但揆诸当下,“劳动无用论”却甚嚣尘上。因此,我希望借此次演讲,让同学们对劳动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劳动究竟是什么?也许你我都难以精准概括。但请大家环视四周:那堆砌整齐的一砖一瓦,是工人们的劳动;那干净整洁的一道一路,是清洁工的劳动;那骄傲成长的一草一木,是园丁们的劳动……甚至连我们写下的一笔一划,也是各自的劳动。你我都在以劳动丈量时间,用劳动编织生活,无需刻意找寻,在校园里随手定格,你都可目见汗水,劳动的汗水在熠熠发光。劳动,它就在你我身边。

我们劳动,是为了向个人与国家的福祉更进一步。有人指责,何不交给人工智能?斯言谬矣!人工智能仅是科技的红利,却非国家的专利,更何况这红利也是多少代科技精英们劳动的结晶!
而你我劳动,是为了对得起家中那温软可口的饭菜,对得起家人那饱含期许的眼神,对得起心中那破土发芽的梦想;你我劳动,是为了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呐喊,是为了在贸易战中不被他人掐脖要挟,更是为了身上肩负着的民族复兴的荣光。因此你我才会用劳动写就壮丽诗篇,用劳动谱成华美乐章。你我都在劳动,尽管疲累,但却义无反顾,是因为我们都深知,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却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存在的痕迹;你我更知道,所有挥洒过的那些汗水,都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心中燃起劳动之火,谁说星星之火就不能燎原?同学们!劳动并非肮脏疲惫的代名词,它更像是以汗水执笔而成的青春画卷。所以,在清扫教室时,请仔细一些;在整理书籍时,请用心一些;在布置考场时,请积极一些;路遇环卫工人清洁时,请不要捏着鼻子走开;看见工人修理机器时,请不要心生厌恶;遇到园丁修剪花草时,请保持善意的微笑。唯有你我都增添一点对劳动的主动与尊重,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碧波荡漾,晴空万里。
诚然,劳动需要你我的辛勤付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头苍蝇式的庸碌,那样只会陷入疲累而一无所得的深渊中。应将你劳动的汗水,铺成一步步通向梦想与目标的道路。唯此,我们才会越发热爱劳动,收获成果那一刻的欢呼雀跃也会更加甘甜!
【点评】
本文标题形象而含有诗意,事实上这也是全文语言表达上的突出亮点。作者有很强的修辞意识,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行文流畅,颇具气势,适合演讲情境。但在加强文采的同时,并没有走向华而不实,这是由于作者善于选择丰富而具体的素材,将其编排得当。这些素材有大有小,关乎国家与个人,既显出视野开阔,必要时又能落到实处。文章思路明晰,暗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考轨迹,但却不露痕迹。文章情理交融,既有较强的感染力,又有个人较深刻的思考,如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既准确又独到。
特别强调的是,全文字里行间遍布“劳动”乃扣题技法,值得学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