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推荐》——逍遥游(培优版)
一、单选题
1、比较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②处涸辙以犹欢 ④不知其几千里也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中的“以”后面跟时间,与“于”的用法相同,意思是“在”。 ②中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③中的“其”表选择。 ④中的“其”是代词,相当于“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子中对“之”意思的把握准确的是
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悦亲戚之情话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⑤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⑥之二虫又何如 ⑦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⑨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A. 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有⑦⑧⑨ B. 代词有⑤⑥⑨
C. 助词“的”有 ①②③④ D. 动词“到、往”⑤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主要根据其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平时要根据经典例句来识记。本题要对所给句子中的“之”逐一分析,然后判断选项正误,可以排除法。A句⑨是代词;C句①取消句子独立性;D句⑤是代词,句⑧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⑥顺流而东也
⑦死生亦大矣 ⑧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⑨有泉侧出 ⑩常在于险远
A. ①⑦⑩/②④/③/⑤⑨/⑥⑧
B. ①⑥⑧/②③④/⑤⑨/⑦⑩
C. ①⑤⑥/②③/④⑦/⑨/⑧⑩
D. ⑥⑨⑩/②④/①③⑤⑦/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①⑦⑩形容词作名词,②④为意动用法,③为使动用法,⑤⑨为名词作状语,⑥⑧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故选A。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篇,就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展翅翱翔的画面。大鹏鸟要向南飞行,必须依靠海风的力量。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鹏鸟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B. 庄子用漫画式的笔触刻画了蜩与学鸠对大鹏鸟的奚落和嘲笑,其自鸣得意的口吻正表现出这两个小虫本身的可笑和可怜,亦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C. 文章最后一段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运用对比的手法否定了宋荣子,肯定了列子才真正达到了逍遥的境界,最后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D. 《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旨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庄子认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仔细辨识选项的说法是否准确。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C项,“肯定了列子才真正达到了逍遥的境界”理解有误,庄子认为列子也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境界。故选C。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或棹孤舟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D.窜梁鸿于海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常见的有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等。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分别译为图谋、划船;A项是意动,译为以……为衣襟;C项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星星一样;D项是使动,译为使……逃窜。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褒,字叔通。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其父充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之,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令县杀之。褒敕吏曰:“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皋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遂不为杀。后征拜博士。会肃宗欲制定礼乐,褒乃上疏曰:“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宜定文制,著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帝知群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明年复下诏,褒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拜褒侍中,从驾南巡,既还,以事下三公。永元四年,迁射声校尉。营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褒亲自履行,问其意故。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不得埋掩。”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七年,出为河内太守。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褒到,乃省吏并职,退去奸残。谢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褒博物识古,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
(选自《后汉书·曹褒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B.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C.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D.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这句话的含义是:过去圣人接受天命而成为王,没有不制定礼乐,来彰显功德的。功业完成制作乐,教化完成制作礼,是为了解救世人,达到吉祥,替直姓从上天那里获得福祉的。根据对文句的理解,“受命”“王”之间是承接关系,不应该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世俗”是世人的意思,中间不应该断开,“救世俗”“致祯祥”都是动宾结构短语,两者之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B。
7、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发,指扎结头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此称童年或年轻时为“结发”,此意与《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的“结发”不同。
B. 举孝廉,“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C. 博士,古代对博学之士的通称。他们不仅研习各类经书,具备多面才能,还能教授生徒。
D.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不同朝代所指官职不同,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多积累多识记,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古代对博学之士的通称”错。“博士”是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故选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褒潜心向学,研习不辍。他睡觉时怀里抱着纸笔,走路时也背诵文书,思考专注时,竟然忘记了要到哪里去。
B. 曹褒不畏权势,以礼治人。太守要求杀了从别郡入境的五个强盗,他认为有违天意、刑罚过重,最后抗旨不遵。
C. 曹褒重视礼乐,勇于进言。年少时尤好礼事,常常觉得朝廷制度不完备,为官后更是积极上疏,主张制礼作乐。
D. 曹褒体恤民情,治政有方。河内大旱,粮价猛涨,他到任后便裁减冗员,辞退奸邪凶暴之徒,从而让百姓不愁吃穿。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注意把握文意和仔细辨识选项和原文的差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D项,“从而让百姓不愁吃穿”错,结合“澍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分析可知,“百姓不愁吃穿”是因为时雨数降,秋天粮食大丰收。故选D。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复下诏,褒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
(2)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
【答案】(1)第二年(皇帝)再次下诏令,曹褒于是又上奏,详细陈述礼乐的根本,以及制定修改的意义。
(2)当时有疾病、瘟疫流行,曹褒巡视病人,为他们请医买药,料理粥食,很多人因受到他的救济而活了下来。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明年:第二年。具:详细。之:结构助词,的。本:根本。(2)巡行:出行巡察,巡视。致:得到,买到。经理:照料。
三、情景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鸟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连用“ , ”两个比喻句描绘了大鹏鸟的形体庞大。
(3)《逍遥游》中“ , ”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鸟南飞要有所凭借。
(4)《逍遥游》中“ , ”两句,形象地阐述了何为“小年”。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6)《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 , ”。
(7)《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乘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他还“有所待”,而“ , , ”才算是真正的逍遥。
【答案】????
(1).水击三千里????(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背若泰山????(4).翼若垂天之云????(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6).则其负大舟也无力????(7).朝菌不知晦朔????(8).蟪蛄不知春秋????(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10).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1).此虽免乎行????(12).犹有所待者也????(13).(若夫)乘天地之正????(14).而御六气之辩????(15).以游无穷者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查的方向,同时要注意理解所给情景,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鸟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描绘了大鹏鸟的形体庞大”“《逍遥游》中,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鸟南飞要有所凭借”“《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逍遥游》中,才算是真正的逍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抟”“晦”“蟪蛄”“辩”。
【点睛】
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
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四、语言表达
1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在暑期档备受瞩目,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猫眼数据显示,《哪吒》上映首日综合票房、上映首周综合票房均创同类电影最高纪录。诸多评论中,这部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国产原创动画作品里程碑式作品。一旦有国产动画作品引起广泛好评,总会有声音讨论“国漫崛起”。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不够成熟。下一部《哪吒》这样的精品或许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到来。不过从2005年《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布以来,国家不断有支持政策出台。随着二次元用户的崛起以及大量盗版作品的下架,动漫产业开始大量受到资本的关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平台的崛起,也助推了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中,更多优秀国漫作品的诞生值得期待。
答案:?关键信息:①动画电影《哪吒》暑期大热并受好评。②“国漫崛起”为时尚早。③“国漫崛起”值得期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结合“猫眼数据显示,《哪吒》上映首日综合票房……成为国产原创动画作品里程碑式作品”分析,《哪吒》暑期大热并受好评。结合“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不够成熟。下一部《哪吒》这样的精品或许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到来”分析,主要讲“国漫崛起”为时尚早。结合“不过从2005年《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布以来,国家不断有支持政策出台……更多优秀国漫作品的诞生值得期待”分析,主要讲国家不断出台支持政策,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平台的崛起,“国漫崛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