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40超重和失重 (基础)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40超重和失重 (基础)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7 22: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1.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含义。
2.能通过牛顿定律对超重和失重进行定量地分析。
【要点梳理】
要点一、超重与失重
(1)提出问题
你乘过垂直升降式电梯吗?当电梯开始启动上升时,你会心慌同时也会充分体验到“脚踏实地”的感觉,电梯即将停止上升时,则会头晕同时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这就是失重和超重造成的.
(2)实重与视重
①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②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即a≠0),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
【说明】正因为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视重不再等于实重,所以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强调应在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下进行.
(3)超重和失重现象
①超重现象:当人在电梯中开始上升时,感觉对底板的压力增大,即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这个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绳的拉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称为超重现象.如用弹簧竖直悬挂一重物静止,当用力提弹簧使重物加速上升时,弹簧伸长,弹力就会变大,这就是一种超重现象.
②失重现象:当人在电梯中开始下降时,感觉对底板的压力减小,即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这个物体对支持而的压力(或悬挂绳的拉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称为失重现象.如果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绳的拉力)等于零,叫完全失重现象.如用弹簧竖直悬挂着一重物保持静止,人拿着悬挂点加速下移时,弹簧会缩短,说明弹力变小,这就是一种失重现象.若人松手,让弹簧和重物一起自由下落,则弹簧的示数为零,此为完全失重现象.
【注意】
a.超重与失重现象,仅仅是一种表象,好像物体的重力时大时小.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支持力或拉力,但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加速运动时,重力和支持力(或托力)的大小就不相等了.所谓超重与失重,只是拉力(或支持力)的增大或减小,是视重的改变.
b.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不一定是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以是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即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物体都处于超重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同理,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物体既可以做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也可以做竖直向上的减速运动.
c.物体不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即≠0时,则当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念.
d.当物体正好以向下的大小为g的加速度运动时,这时物体对支持面、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即视重为零,称为完全失重.
完全失重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若地球上重力消失,则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有现象都将消失,如天平失效、体重计不能使用、小球不会下落等等.
③超重和失重的判断方法:
若物体加速度已知,看加速度的方向,方向向上超重,方向向下失重.
若物体的视重已知,看视重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视重大于重力,超重;视重小于重力,失重.
要点二、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
超重、失重现象的产生条件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我们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析到其本质,故对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有:
(1)用牛顿第二定律去定量地列方程分析,以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列方程,注意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因为压力和支持力并不是一回事,同时注意物体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
(2)对连接体问题的求解,如测力计、台秤示数变化的问题,对于其中一物体(或物体中的一部分)所处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导致系统是否保持原来的平衡状态的判断,若用“隔离法”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再通过对系统整体的运动状态的分析推理而得出结论固然可以,但繁琐费力.如果从整体观点出发,用系统的重心发生的超重、失重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则会更加简捷方便.
【典型例题】
类型一、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例1、(2019 广东普高学业水平考)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
D.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
【思路点拨】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答案】D
【解析】A、超重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增加,所以A错误;
B、失重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减小,所以B错误;
C、完全失重是说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为零的时候,此时物体的重力也不变,所以C错误;
D、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只是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和重力相等了,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了.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  )
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
B.电梯可能是在上升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上
D.乘客一定处在失重状态
【答案】BD
【解析】电梯静止时,弹簧的拉力和重力相等.现在,弹簧的伸长量变小,则弹簧的拉力减小,小铁球
的合力方向向下,加速度向下,小铁球处于失重状态.但是电梯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故选B、D.
类型二、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
例2、(2019 滨州市期末考)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
A. 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 1.0m/s2
B. 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 1.0m/s2
C. 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
D. 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
【答案】C
【解析】A、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故示数最大的情况为C;
【点评】只要加速度向上,就是超重,加速度向下,就是失重,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同时,超重与失重现象只是物体对支撑物的压力变大,而重力保持不变!
举一反三
【变式1】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答案】D
【解析】体重计示数变小了,说明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但所受重力并不变小,A错;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B错;电梯的加速度一定向下,但不一定向下运动,C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D对.
【超重和失重 例题7】
【变式2】一质量为m=40 kg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答案】9m
【解析】由图可知,在t=0到t1=2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在t1到t2=5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④
在t2到t3=6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2 ⑤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⑥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 ⑦
由以上各式,解得h=9m.
类型三、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
例3、如图所示,把盛水容器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用固定在容器底部的细线使小木块悬浮在水中.当剪断细线,木块加速上升时,台秤的读数将如何变化?(在木块浮出水面之前).下面给出该题目的两种解法,请读者判断、分析解法的正误,如果解法错误请指明错误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答,如果所给解法正确也请说明理由并叙述之.
解法一:细绳剪断时,木块仍在水中,系统仍为一个整体,只是内力改变了,故而台秤的示数不变.
解法二:细绳剪断时,木块加速上升,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由对发生超重、失重的发生条件、概念含义的理解,木块发生了超重现象,台秤读数变大.
【思路点拨】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剪断细绳时,木块会向上加速运动.与此同时,在木块的上方必然有一等体积的“水块”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向下运动,从而填补木块占据的空间,整个系统将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对于“解法一”,究其发生原因是错误地认为剪断细线后,木块虽然上升,但其排开水的体积未变,所受的浮力不变,自身的重力未变,系统的总重力也就不变,故而测力计的读数不变.此处只考虑了木块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忽略了水的运动状态的变化,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对于“解法二”,只单一的分析了木块由于加速上升而导致的超重现象,而遗漏了对水的运动状态的分析,误认为只是木块发生了超重,水没有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从而作出了“台秤的读数变大”的错误结论.
其实,正确的解答是:
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剪断细绳时,木块会向上加速运动.与此同时,在木块的上方必然有一等体积的“水块”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向下运动,从而填补木块占据的空间.又由于密度,则“水块”的质量必大于木块的质量,因此,木块与“水块”的整体的“重心”必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整个系统将处于失重状态.故台秤的示数必将变小.
【总结升华】此题重在考查超重、失重的发生条件、概念含义的理解,必须正确的分析木块与水的运动状态的变化特点及其关系.
举一反三
【变式1】(2019 德州市期末考)电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某实验小组在电梯内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电梯的地板上,在传感器上放一个重为20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平板电脑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物块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从t1时刻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B. 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C. 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
D. 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
【答案】BC
【解析】A、从时该t1到t2,物体受到的压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故A错误;
B、从时刻t3到t4,物体受到的压力小于重力,物块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故B正确;
C、如果电梯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那么应该从图象可以得到,压力先等于重力、再大于重力、然后等于重力、小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故C正确;
D、如果电梯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那么应该是压力先等于重力、再小于重力、然后等于重力、大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故D错误;
【超重和失重 例题2】
【变式2】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
C.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
D.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
【答案】D
【解析】题中几种运动,对整体分析,都只受重力作用,运动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容器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对容器底部无压力.故在底部的小孔处水不会漏出.
【变式3】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称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台称读数F( ) A.F=mg  B.mg<F<(M+m)g  C.F=(M+m)g  D.F>(M+m)g

【答案】D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铁片被吸引上升过程中,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因此铁片处于超重状态,因此F-(M+m)g=ma,可知:F>(M+m)g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2019 海南自主招生)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人在电梯中处于超重状态
B.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车上的人处于超重状态
C.荡秋千时当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D.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2、(2019 马鞍山期末考)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0kg,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3.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上吊一重物.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外力拉弹簧秤,当弹簧秤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示数为F1;若让弹簧秤以加速度a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mg B.F1 +mg C.F1 +ma D.(1+)F1
4.把木箱放在电梯的水平地板上,则下列运动中地板受到的压力最小的是( )
A.电梯以a =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 B.电梯以a =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C.电梯以a =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D.电梯以υ =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
5.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
时间
t0
t1
t2
t3
体重计示数(kg)
45.0
50.0
40.0
45.0
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 )
A.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t1和t2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
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一定静止
6.苹果园中学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根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跟弹簧相连的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弹簧秤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所示的F-t图象.根据F-t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B.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15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楼
7.如图所示,升降机里的物体m被轻弹簧悬挂,物体与升降机原来都处于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状态,某时刻由于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变化而导致弹簧突然伸长了,则此时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加速下降 B.减速下降 C.加速上升 D.减速上升
8.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知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
9.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计上测体重,当她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不动时测得体重为G,
(1)当此人在体重计上突然下蹲时,则体重计的读数( )
(2)若此人在体重计上下蹲后又突然站起,则体重计的读数( )
A.先大于G,后小于G,最后等于G B.先小于G,后大于G,最后等于G C.大于G D.小于G
10、(2019 滨州市期末考)如图所示,在竖直升降的电梯内,挂在电梯顶部的弹簧秤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与电梯一起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12N,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这种状态下物体的重力增加了2N
B.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C. 电梯一定在匀加速上升
D.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11、(2019 济南市期末考)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速度可达几千米每秒,为保证返回舱安全着陆,在即将落地时要利用制动火箭使返回舱减速到某一安全值,在这段时间内( )
A. 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B. 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C. 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变大了
D. 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小于返回舱对他的支持力
12、(2019 枣庄市期末考)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底面始终保持水平,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B上升过程中,物体A对B有压力,下降过程中,压力等于零
B. 容器B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物体A对B有压力
C. 不论容器B上升还是下降,物体A对B都有压力
D. 不论容器B上升还是下降,物体A对B的压力都等于零
13.在静止的升降机中有一天平,将天平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并调至平衡.如果:
①升降机匀加速上升,则天平右倾 ?②升降机匀减速上升,则天平仍保持平衡
③升降机匀加速下降,则天平左倾? ④升降机匀减速下降,则天平仍保持平衡
那么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前苏联时期在空间建立了一座实验室,至今仍在地球上空运行.已知这座空间站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在其中可以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
A.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
C.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 D.用两个弹簧秤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15.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2和图3可估测出电梯向上起动时的加速度
B.根据图1和图2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
C.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
D.根据图4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起动时的加速度
【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
1、D
解析: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人对电梯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则人在电梯中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没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车上的人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荡秋千时当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人对秋千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故C错误.
D、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质量为50kg,这是人的真实的质量,发现磅秤的示数是40kg,说明人的重力小了,是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应该有向下的加速度,那么此时的运动可能是向下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上减速运动,所以C正确.
故选:C.
3、D
解析:重物静止时,F1=mg,重物以加速度a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F=(1+)F1
4、A
解析:地板受到的压力最小时,对木箱的支持力最小,必须处于失重状态且有较大的加速度。
5、A
解析:t0时刻电梯静止,视重等于实重。比较可知,t1时刻超重,t2时刻失重,t3时刻平衡,但不一定静止。
6、C
解析:钩码重10N,比较图像可知,0到t1时刻,处于静止;t1到t2时刻,处于失重;t2到t3时刻,平衡;t3到t4时刻,处于超重;C项正确。
7、BC
解析:弹簧突然伸长了,拉力变大,使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可能加速上升,可能减速下降。
8.BC
解析: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说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支持力变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可能减速上升,可能加速下降。
9.人在体重计上突然下蹲时,先失重后超重,体重计的读数先小于G,后大于G,最后等于G,答案为B;人在体重计上下蹲后又突然站起,先超重后失重,体重计的读数先大于G,后小于G,最后等于G,答案为A。
10、BD
解析:A、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重力不变,故A错误.
B、对物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可知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的加速度也为2m/s2,故B、D正确.
C、因为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可能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故选:BD.
11、BD
解析:A、B、即将落地时要利用制动火箭使返回舱减速到某一安全值,由此可知,此时的火箭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是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正确.
C、无论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人的重力是不变的,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了,故C错误.
D、火箭处于超重状态,里面的人也一样处于超重状态,那么人对返回舱压力的压力就比重力大了,返回舱对他的支持力也就要大于重力,故D正确.
故选:BD.
12、D
解析:A、由题意,不计空气阻力,对整体: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整体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再对A或B研究可知,它们的合力都等于重力,所以A、B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故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故ABC错误.D正确.
13.C
解析:天平左右盘对物体和砝码的支持力总是同时增大或减小,所以天平总是保持平衡。
14.D
解析:空间站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有与重力有关的实验都不能进行,只有D项正确。
15.C
解析:图1是静止状态;图2加速上升,支持力大于重力;图3减速上升,支持力小于重力;图4加速下降,支持力小于重力;图5减速下降,支持力大于重力。故C正确。